侯 煒 李小龍
似火驕陽,難擋收獲的喜悅。
8月5日上午,山陽縣板巖鎮安門口村豐水灣熱鬧非凡,第二屆葡萄采摘節暨垂釣節啟動儀式火熱進行,現場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與網絡直播帶貨、互動采摘體驗等活動吸引了大量當地群眾、外地游客。
“這里的葡萄清甜,比市場上賣的葡萄好吃多了。”山陽縣城的張宇前幾天聽說安門口村的葡萄熟了,當天一大早就駕車帶著家人來到這里,沒想到還遇上了采摘節。
走進葡萄園,碧葉疊嶂,葡香滿園,景色宜人。在充足的日照和農戶的悉心養護下,一串串沉甸甸、顆粒飽滿的葡萄掛滿樹藤。成排的葡萄架前,游客們迫不及待地摘下一顆熟透的葡萄,顧不上清洗就送入口中,在品嘗到鮮甜可口、果味濃郁后,紛紛拿起剪子、拎著袋子,盡情體驗采摘樂趣,感受著夏日酷暑下葡萄帶給人的一絲清涼。
“在市紀委監委的大力扶持下,自2015年葡萄建園至今,50畝葡萄基地年產葡萄2.5萬多公斤,通過產業扶貧資金入股帶動31戶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戶均年分紅560元。”安門口村支部書記、村主任任富松說,“除了采摘葡萄之外,游客還可以去豐水灣最美田園走走,看一看向往的田園生活,也可以去馬灘河畔拍攝一組清涼照片,在枇杷樹下徜徉放松身心。”
“按照農旅融合定位,我們公司依托葡萄園,延伸發展規模,建成標準化無公害生態養殖魚池6個,養魚1萬尾,年養魚產量超過50噸,新建車厘子櫻桃園區50畝。”負責葡萄園運營銷售的豐水灣農旅科技有限公司經理謝書長說,“現在的豐水灣已經成為集種植、觀光、采摘、垂釣、休閑于一體的特色效益農業示范基地。”
近年來,在市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的積極推動下,安門口村積極籌辦葡萄采摘節,打造賞田園、享農趣、品果香為一體的葡萄文化旅游體驗活動,今年更是推出了垂釣比賽、網絡直播帶貨活動,為農旅融合創新之路強勢助力。
活動當天,由縣體育中心、縣青少年體育學校在豐水灣生態魚池組織進行的釣魚比賽,吸引了近50名釣魚愛好者報名參加。選手們“嗖”的一聲拋出了釣竿,動作嫻熟地上餌、拋桿、提桿,目不轉睛地盯著水面上的浮標,每當有魚上鉤之時,選手都十分興奮,“釣魚再配合這里的田園風光,特別是魚上鉤的那一瞬間,別有一番樂趣。”
“你看這串葡萄,是剛剛采摘下來的,顆顆飽滿,晶瑩剔透、口感脆甜……”在葡萄園里,臨時客串主播的板巖鎮宣傳干部張培和誠惠食用菌產業園的網絡銷售人員李澤寧各自手拿一串葡萄,對著手機鏡頭解說道。直播間架在了葡萄園里,兩位主播介紹葡萄的促銷方式、現場試吃葡萄,教網友如何正確清洗葡萄和保存葡萄,短短不到一個小時,就銷售了預先包裝好的成品禮盒葡萄82盒,共計300多公斤。“沒有想到網絡直播銷售效果這么好,加上葡萄采摘節和釣魚節的氛圍帶動,這對消費扶貧來說絕對是強勁支持!”看著手機上的銷售信息,兩位主播抹了一把頭上的汗珠,臉上笑開了花。
豐水灣葡萄產業發展,僅僅是安門口全村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市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的扶持下,安門口村培育了包括葡萄種植在內的一大批特色產業,葡萄“串起”農旅融合發展的產業鏈,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為促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目前,安門口村種植黃姜、白及、蒼術等中藥材2000畝,種植杏、桃等水雜果200畝、枇杷6000多株,建成千畝花椒示范產業園,榮豐、興農等養殖合作社養殖生豬400多頭、養雞8000只,初步形成了“一心兩片三帶九基地”的產業布局。
市紀委監委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孫仁鵬滿懷信心地說道:“我們將會堅持不懈辦好葡萄采摘節,相信通過‘葡萄搭臺,農旅唱戲’,能夠充分展示安門口村豐水灣的農旅優勢和葡萄休閑文化,做大做強安門口村特色產業品牌,促進農旅休閑相互融合,推動田園綜合體發展,為安門口村鄉村振興增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