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志鑫

北新街某飲品店,顧客排隊購買飲品。

某商場的化妝品專柜,防曬補水相關產品受到顧客的青睞。
入夏以來,我市氣溫不斷攀升。7月6日,小暑當日,記者走訪市區各大商場、超市、化妝品店,發現空調、防曬霜、涼席等商品持續走俏,餐飲外賣訂單激增,各大夜市人潮涌動,夏日經濟迎來“黃金期”。
防暑降溫電器熱銷
記者隨機走訪了我市多家商場發現,各大品牌紛紛打出促銷牌,空調、風扇銷量猛增。“這款空調扇賣得非常好,加入冰晶的話吹出來的風是涼的,比普通電風扇降溫效果更明顯,風量可調節,還帶負離子加濕功能。”7月6日,我市某家電商城內,導購員正在向市民胡先生介紹店里銷量比較高的一款空調扇。該導購員告訴記者,入夏以后,店里的電風扇、空調扇等價格為幾百元的降溫電器銷售最為火爆。
在江濱路紫金東城小區,空調安裝工周師傅正背著工具等電梯。“6月到7月中旬是空調銷售高峰期,比淡季高出一倍多。以前是一戶一個空調,現在大家家里條件好了,每個房間都要安裝,這已經是我今天去的第3家客戶了。”周師傅告訴記者,高峰期不只是空調安裝量大,維修量也大,過了7月中旬之后客戶稍微少點,不過工作量也比淡季要高出20%左右。
記者從蘇寧易購、國美電器等家電商場了解到,高溫天氣讓消費者購置空調、電扇等需求旺盛,加之上個月電商平臺和線下賣場開展的“6·18”大促活動,激發了大批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記者瀏覽了其中一家官網,網站首頁在醒目位置設有“空調清涼節”廣告,該欄目內的降溫產品銷量都在20萬件以上。而瀏覽近一周的銷量,空調、風扇等降溫家電的銷量一直在持續增長,同比增長159%。
“清涼產品”不斷升溫
隨著降溫電器火爆起來的,還有防曬相關的“清涼產品”。萬達廣場某化妝品店內,記者看到防曬、美白類產品占據了“C位”,根據不同品牌和不同的防曬系數,價格從幾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店里還根據不同的產品,推出了各種套餐搭配的促銷活動,如特價銷售、買一送一、買兩瓶防曬霜贈送面膜等,不時有消費者前來挑選購買。
導購員小雅介紹,自6月以來,防曬產品的銷量就持續攀升,這其中有不少回頭客。
“防曬霜這些都是消耗品,用得快的話一個月差不多就用完了。所以顧客大量回購也是銷量暴漲的一個重要因素。”正在選購防曬霜的應女士說:“現在這天氣紫外線太強,皮膚容易被曬黑、曬傷,所以我出門一定會做好防曬措施,防曬霜和噴霧是必備品。”,顧客排隊購買飲品顧客排隊購買飲品。
北新街某飾品百貨店,防曬傘、防曬帽、冰袖、掛脖小風扇等“網紅”爆款被擺在店內醒目的位置,購買的市民源源不斷。在走訪中記者發現,購買這些防曬傘、小風扇等多種防曬物品的女性居多,男士大多選擇簡便的帽子。在收銀臺排隊結賬間隙,大二女孩李夢欣向記者展示了她購物筐里的物品,“我們不只是看重防曬功能,還要兼具美觀,誰不想美美地逛街呀。”她笑著說。
在各大藥店內,藿香正氣水、風油精、花露水等消暑用品的銷量非常可觀,金銀花、菊花等一些中草藥茶包也賣得相當好。此外,傳統解暑食品也備受市民歡迎。記者從各大超市了解到,綠豆、百合、蓮子等一些消暑食物銷量增加。“做蓮子湯、綠豆湯的市民越來越多,最近銷量比上月增加了一倍。”超市售貨員告訴記者。在各大家紡店以及超市家紡專區,涼席成為主打產品,竹藤席、冰絲涼席、乳膠涼席、保健涼枕等應有盡有,吸引許多市民購買。
冷飲外賣夜市火爆
要說最近最火的水果,非西瓜莫屬了。市區各個水果超市里西瓜的銷量都很不錯,名人街一水果店店主告訴記者:“前兩天周末,切了5個西瓜沒過10分鐘就賣光了。其他的水果像李梅、哈密瓜、桃這幾樣賣得也挺好。”不僅是超市,路邊小貨車里的西瓜也賣得不錯,每到傍晚下班時分,總能看到不少市民駐足挑選購買的身影。
“自5月以來,我們的外賣訂單就越來越多。天氣這么熱,中午點外賣的人非常多。”一外賣騎手告訴記者。記者走訪市內多家與外賣平臺合作的飯店了解到,近期一到中午,訂單多得都忙不過來。某米皮店店主高先生說:“有時候單子太多騎手接不過來,我們就自己送。”除此之外,外賣平臺上配送生鮮商品的訂單量也同比上升。市區某超市購物小程序推出的商品配送到家服務也深受上班族青睞,下班后不用再去超市購買,手機下單直接送到家門口,便捷又省時。
持續的高溫也帶火了冷飲銷售,各連鎖飲品店推出特色冰飲,很受消費者喜愛。記者在萬達廣場內看到,晚上高峰期間排隊的有10多人,店員介紹,進入夏天以來,冰飲的銷量大幅提高。“冰飲和果茶類賣得最好,熱飲類下降。”超市內飲料銷量一路走高,雪糕冰棍迎來銷售旺季。
夜色漸濃,華燈初上,夜市上人潮涌動,美食檔口、燒烤攤上熱鬧無比,夏日氣息十足。一烤冷面攤主對記者說:“最近生意越來越好了,信心更足了!”
“深夜食堂”的興起,只是城市夏日經濟發展的業態之一。近兩年,全國多地出臺新政推進措施,夏日經濟也呈現出量質齊升的態勢,已轉變為包括餐飲、旅游、購物、娛樂、學習、休閑等在內的多元消費市場。據了解,管理部門以夏日經濟為契機,統籌規劃了多個便民攤點,為攤販經營、市民采購提供便利。全市各景區還通過整合商文旅資源,做好商業網點和旅游景點的融合發展,做足“夏季休閑避暑”文章,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帶動人氣聚集,積極促進消費。
業內人士表示,發展夏日經濟,可以延長經濟活動時間,促進消費,提高基礎設施利用率,帶動就業。“互聯網+生活服務”應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將傳統夏日經濟的服務范圍繼續擴大,相關部門應該在精細化管理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上繼續下功夫,讓夏日經濟持續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