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超 余海龍 李治軍
“實行‘企社聯建’,引導18戶企業在6個城市社區建成社區工廠12個,吸納3000多人就近就業,實現產業增效100多萬元。”
“實行‘村企聯建’,帶動全縣新發展狝猴桃基地1萬畝、食用菌1億袋、茶葉1萬畝,新建經濟林1.5萬畝,打造出富水茶海公園、丹江蓮花湖桃花島等一批產業新基地。”
……
這一串串數字,記錄了商南縣實行“五個聯建”黨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效果。
今年以來,商南縣以增強企業、社會組織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為重點,突出黨建引領、整合組織資源,精心開展“五個聯建”工作,著力把聯建單位“人財物”作用合起來、“點線面”優勢串起來,引領帶動高質量發展,助力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政企聯建促發展環境“優起來”
“縣茶葉局領導多次到公司實地調研,為我們爭取到100多萬元的茶葉專項扶持資金,還組織茶葉專家為我們量身制定了老茶園改造及加工技術提升方案,解決了老茶園改造和鮮葉加工技改的燃眉之急。”說起茶葉局,商南縣秦嶺泉茗茶業公司黨支部書記段小雷贊不絕口。
為支持企業和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商南縣組織36個承擔優化營商環境任務的部門黨組織與60家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采取“一對一”“一對多”的方式結對共建,每年到聯建企業和社會組織宣講一次惠企政策、聯合開展一次主題黨日活動、講一次專題黨課,并在黨務干部培養、黨組織工作經費保障、黨組織活動陣地建設、生產經營等方面幫助企社解決實際困難。同時,從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選取3名優秀干部擔任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擇優選派38名黨建指導員聯系服務102家企業和社會組織,聚力推動企業和社會組織發展。
目前,聯建部門黨組織先后到企業和社會組織宣講相關優惠政策60多次,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50多場次,幫助企業和社會組織爭取項目資金600多萬元,協調解決發展難題26個。
企社聯建促治理效能“強起來”
“紅又福、天魅之裳、百鹿同源3家企業在我們社區成立了3家社區工廠,促使群眾就業388人次。這不僅讓社區群眾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更減少了無業群眾基數、減輕了社區治理難度。”談到“企社聯建”為社區帶來的好處,商南縣城關街辦東興社區黨支部書記魏海玲很滿意。
為推動企業、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員參與社區治理,商南縣組織21個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與6個城市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引導他們通過簽訂共建協議、干部交叉任職、人才結對培養等加強組織共建,通過共同開展活動、加強黨員教育等推進活動共聯,通過整合盤活信息、陣地、文化、服務等實現資源共享,發揮企業和社會組織優勢幫助所在社區辦實事,推動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的黨員到社區報到,參與社區治理、積極服務群眾。
目前,共有80多名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員到所在社區認領服務項目130多個,集中解決安全隱患、治安防控、矛盾調解等問題100多個。
村企聯建促貧困群眾“富起來”
“家里建起了樓房,買了電視機、電冰箱和小轎車……”說起脫貧,商南縣富水鎮油坊嶺村貧困戶朱慧琴感觸良多。朱慧琴一家脫貧很大程度受益于油坊嶺村實行的“村企聯營”好機制。
為幫助聯建村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商南縣組織75個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與53個村黨組織采取“一聯一”或“一聯多”的方式結成聯建對子,引導企業和社會組織每年結合實際到聯建村開展一次產業就業宣傳和技術培訓、聯合開展一次主題黨日活動,在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商貿扶貧等方面幫助聯建村辦實事,全力助脫貧促振興。
截至目前,商南縣累計有75個企業和社會組織為聯建村投入資金1100多萬元,組建集體經濟合作組織115個,實施幫帶項目60多個,帶動全縣1900多戶貧困戶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企企聯建促小微企業“壯起來”
“我們組織陜西光大祥盛中藥材發展公司與陜西神農兔業發展有限公司結對共建,引導中藥材基地將兔場養殖糞便作為底肥,種植苦參等中藥材,用苦參稈喂養兔子增強抗病力,既實現了廢棄物循環利用,又提高了兩個公司的效益,形成了企企聯建互促發展的好局面。”談起鎮上如何推進“企企聯建”,青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章瑞娓娓道來。
為推動企業之間資源共享、抱團發展,商南縣組織20個三星級以上黨組織與46個三星級以下黨組織、26個企業黨組織與12個社會組織黨組織,通過建立產業黨建聯盟、全產業鏈黨組織等方式結成聯建對子,每年聯合開展一次主題黨日活動,召開一次聯席會議,研究制定和落實一系列促進產業發展壯大的具體措施,集中解決一批實際難題,實現以“黨建聚和”引領“產業整合”的聯建效果。
到目前,聯建黨組織共同開展主題黨日活動40場次、共同制定和落實促進產業發展壯大的具體措施60條,共同解決實際難題20多個。
黨群聯建促職工關系“密起來”
“國漆產業園黨支部投資72萬元建成了涵蓋圖書閱覽、體育健身等內容的職工之家,組織13名班子成員結對幫扶18名困難職工,并為全體職工繳納‘五險一金’,推動形成了黨群互動、和諧共生的良好局面。”這是商南縣實行“黨群聯建”的縮影。
為團結凝聚企業和社會組織職工群眾支持發展,商南縣實行黨建帶群建,全面整合黨、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優勢資源服務企社職工,組織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班子成員、管理人員與生活困難職工結對幫扶,引導企業和社會組織按規定為職工繳納“五險一金”、創造條件改善職工生活、提高職工待遇,進一步提升職工群眾對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群團黨組織的滿意度。
目前,商南縣已有18家企業和社會組織組建了群團組織,39家企業和社會組織建起了職工公寓,并為職工繳納“五險一金”,有效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