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胡蝶)6月26日,商州區大趙峪街道辦事處劉源村的老人辛榮將自己精心繡制的22米長十字繡《清明上河圖》裝裱完成。
據悉,辛榮老人是刺繡愛好者,她十多年前接觸到刺繡之后,經常坐在家中練習,至今已經繡了十多幅作品。《清明上河圖》是她耗時6年多繡制而成,成品長22米,高1米多。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北宋風俗畫。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東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東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辛榮老人說,為了繡好這幅《清明上河圖》,她每天八九個小時“兩耳不聞窗外事”,坐在家中繡制,經常累得眼花、腰酸背痛,近日才將其完成并裝裱。
在她的繡品上,不管是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還是牛、驢、騾等牲畜,車、轎、大小船只,房屋、橋梁、城樓,都惟妙惟肖,就連背面的針腳都十分整齊。
鄉親們看到繡品都十分驚訝,贊不絕口。老人的兒子也驕傲地說:“我們一家人都非常支持我媽,她一輩子做事認真仔細,還有恒心,繡啥像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