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諄諄囑托 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營盤鎮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排頭兵
本報記者 賈書章 見習記者 董志鵬
“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第一站就選在了我們鎮轄區的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鎮黨員干部和群眾非常激動,也深受鼓舞,總書記指出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等,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秦嶺生態保護對中華民族的深遠意義,我們深感責任重大。”4月28日,柞水縣營盤鎮黨委書記曾斌激動地對記者說。
營盤鎮位于柞水縣北部,是商洛面積最大的鎮,在9個行政村中有7個沿秦嶺主脊南麓依次排列,區位非常特殊,是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核心區之一。近年來,營盤鎮依托縣上“一主兩優”的脫貧產業構架,因地制宜將發展生態旅游作為主導產業,把綠水青山作為立鎮之本、發展之基,全力打造柞水縣生態旅游核心區、休閑旅游度假區和全域旅游示范區。目前,全鎮擁有A級景區4家、規模酒店5家、農家樂400多家、民宿60多家,日住宿接待能力達8000人、日餐飲接待能力達3萬人。生態旅游產業帶貧成效顯著,旅游企業帶動當地群眾400多人實現工資性收入,群眾通過農家樂、民宿項目實現經營收益,農民流轉土地等資產參與收益分紅,還有旅游項目建設等務工收入等,群眾收入構成更趨均衡,可持續性更強。2019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020元,旅游產業發展較早的朱家灣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9733元,綠水青山給群眾切實帶來了“金山銀山”,群眾受益顯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怎樣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排頭兵,如何保護好秦嶺這座“金山銀山”成了營盤鎮的攻堅課題。營盤鎮持續全面落實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化網格化監管制度,全鎮選任網格長9個、二級網格員41個、三級網格員210個,將環境保護巡查監管神經末梢延伸到全鎮各個角落,網格員每周至少2次進行專門巡查,對發現的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及時阻止、上報、查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全面建成景區及農家樂民宿等排污管網、購買第三方服務清運處理生產生活垃圾、擴容污水處理站等措施,強化污染源控制。配合全域旅游和脫貧攻堅,開展“優化‘三生’環境,提升脫貧水平”活動,對林山、土地、河道等環境全面提升,持續優化轄區生活環境、生產環境和生態環境。嚴格旅游產業管理,引導文明旅游,對旅游企業準入條件做嚴格要求,勸阻游客進入生態保護區,禁止野外燒烤,打擊旅游欺客亂象等。
“總書記稱贊這里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天然氧吧’,是對營盤鎮人民多年來探索生態旅游綠色發展路子的充分肯定,全鎮干部群眾深受鼓舞。總書記將秦嶺生態保護上升到國家利益的高度,我們也深感責任重大。”曾斌說,“在以后的發展中,我們一定要牢記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和殷殷囑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排頭兵,守護好這片青山綠水,讓中華民族的祖脈亙古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