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馬文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從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市市場監管局依據《外商投資法》積極開展準入登記工作,目前,我市已成功登記了兩家公司,一家是落戶山陽縣的山陽德青源食品有限公司,另一家是位于洛南縣的天津松果租賃有限公司洛南分公司。
據了解,現在實施的《外商投資法》放寬了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管制,更加強調對外商投資企業的促進與保護,如擴大外商投資企業融資渠道和投資范圍,保護其收益自由匯入和匯出,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公平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等優惠措施。
另外,《外商投資法》在市場準入登記的法律適用、組織形式、投資者等方面呈現三大亮點。
首先在外商投資企業準入登記原則上,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將原來只在準入后賦予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投資者國民待遇的制度提前到了準入前,擴大了國民待遇原則的適用范圍,也就是說自2020年1月1日起依照《外商投資法》設立外資企業將不再需要一系列的專門審批,只要投資的行業不在《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之內,即可進行企業注冊登記,實行外商投資者與中國企業同等待遇。
其次外商投資企業的組織形式、組織機構及其活動準則也與舊法不同,《外商投資法》施行之前外商投資活動適用舊“外資三法”,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在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時可以只設董事會不設股東會,自今年1月1日起外商投資企業的組織形式、組織機構及其活動準則要按照《公司法》《合伙企業法》的規定進行登記,實行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同時為了方便依據舊“外資三法”設立登記的企業及時變更組織形式、組織機構,《外商投資法》還規定了自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的5年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可以繼續保留原企業的組織形式,并按照《公司法》等法律規定對組織形式和組織結構進行調整。
最后一大亮點是股東的變化,依據舊“外資三法”,中外合資企業的中國股東僅限于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不包括中國的自然人,《外商投資法》實施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明確規定,中國籍自然人可以成為中外合資企業的股東,可以與外國投資者共同設立中外合資公司。
《外商投資法》的這些亮點變化,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也為我市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市市場監管局將繼續嚴格規范外商投資企業準入登記工作,積極促進外商投資,保護外商投資的合法權益,為推動我市經濟健康發展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