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宣傳系統聚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何建強 周燁明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市委宣傳部按照市委統一安排部署,把握主導,占據主動,全面開展線上線下群防群控,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起強大正能量。
吹響抗疫“集結號”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突發,市委宣傳部第一時間成立由市委分管領導為組長的宣傳工作專班,召集宣傳系統及網信、衛健、公安等部門,科學把握全市疫情防控宣傳工作正確方向,針對各媒體、各部門的職能、特點,精心策劃、創新方法,加強分析研判,及時調度部署宣傳教育、輿論引導等重點工作,全面吹響疫情防控宣傳工作的集結號。
1月27日,商洛日報、市縣廣播電視臺全部復刊復臺,600多名新聞工作者全員上崗、奔赴一線,迅速投身疫情防控主戰場,把鏡頭對準一線醫務人員、基層黨員干部,采用消息、特寫、現場報道、記者連線、新聞專題等多種形式,講好商洛“疫”線的暖心故事、先進事跡。《陜西商洛60歲老黨員駕駛“摩托廣播車”活躍在疫情防控一線》《商洛:老黨員的鄉村大喇叭》《商洛:撥付近千萬元購置防疫物資》《商洛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等1800多條新聞報道在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中省主流媒體和“學習強國”平臺刊播,推出吳家琪、孫靜、曹潔等30多位“逆行者”獲群眾點贊。
筑牢戰疫“阻擊網”
市委宣傳部積極調動報紙、電視、網絡等各方宣傳資源,快速形成全媒體、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宣傳陣勢。統籌網上網下輿論場,兼顧對內對外宣傳效果,加強正面輿論引導,凝聚抗“疫”阻擊合力。
全市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火力全開,市級“兩臺一報一網”及時轉載中省媒體重點稿件,報道市委、市政府重要部署、防控措施,組織系列報紙評論、電視短評,多層次、高密度釋放權威信息;深入宣傳解讀《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曝光破壞疫情防控典型案例,引導全社會依法行動、依法行事。商洛發布、商洛日報新媒體、商洛手機臺等主流移動傳媒,聯合7縣區融媒體中心,以“兩微一端”為傳播載體,采用動漫、H5、微視頻等形式,定時發布疫情趨勢、醫療服務、交通出行、在線教育等資訊,穩定社會情緒,方便群眾生活。據統計,各級各類媒體共開設“戰疫情商洛在行動”“硬核防控”“疫線故事”等專題專欄47個,累計發稿2.4萬條,發布各類權威信息1600多條。
同時,發動基層宣傳力量,充分利用公共資源,跟進開展公益廣告、鄉村大喇叭、橫幅標語等社會宣傳,推廣普及防護防控知識。與網信、公安等部門配合聯動,第一時間發現、研判、處置有害信息、網絡謠言,保障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力有效開展。一條條真實全面、客觀理性的新聞信息,一段段直觀生動、鮮活感人的視頻畫面,一篇篇觀點鮮明、斗志高昂的新聞評論,一幅幅通俗易懂、幅惟妙惟肖的漫畫廣告,讓城鄉群眾知政策、明方向、強信心。
集聚必勝正能量
一月下旬以來,全市宣傳文化陣地積極發揮各自優勢,充分激發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士氣和干勁,同心聚力,群防群治,更多防控正能量從千家萬戶向“疫”線集聚。
志愿服務暖人心。市委文明辦發出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積極有序參與疫情防控的倡議。各縣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基層所站,廣泛開展“鄰里守望”志愿服務,累計招募志愿者1200多人,有序參與防控值班、文明勸導、人員排查等志愿服務8.5萬人次。商南縣126個村(社區)黨員志愿服務隊主動認領鎮村疫情監測點,設立疫情防控紅黑榜,引導廣大群眾不聚集、不扎堆;山陽縣創新開展“志愿服務連心橋”“義務剪發”等志愿服務,倡議勸導緩辦、簡辦紅白喜事380例;柞水縣全面推行“你下單、我跑腿”服務,9個鎮辦文明實踐所、81個村(社區)文明實踐站,超過1600多名志愿者累計為群眾代辦代跑1.3萬次。
市委理論講師團依托“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發布商洛抗疫主題稿件1600多篇,推出《我不是英雄》《空城商洛》等新媒體作品11部,總點擊量超過6100萬;活用優質豐富的平臺資源,引導干部群眾登陸平臺開展在線學習、親子閱讀、心理健康咨詢等健康向上的“宅活動”。市文聯組織號召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勇擔使命,積極投身抗擊疫情主戰場,創作花鼓《縣長抗疫來執勤》《萬眾一心渡難關》、秦腔《全國人民抗疫情》等曲藝作品39部,推出《保重》《我不是英雄》等原創公益歌曲43首,編排錄制快板、順口溜等音頻視頻86個,提振了干群抗疫精氣神,全市人民戰疫必勝的底氣和士氣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