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臺優惠政策 加大支持力度
我市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和農民工轉移就業
本報訊(方憲遵)日前,市人社局財政局聯合推出十六項措施,扎實推進穩企穩崗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
創新服務促就業。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建立縣、鎮、村三級信息服務網,對農村勞動力進行登記,建立臺賬,打通用工、求職對接渠道,為用人單位和務工人員提供雙向“直通車”服務。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市場優勢,鼓勵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大力開展職業介紹,組織到市內外企業就業的,按每人500元標準給予職業介紹補貼,凡成功介紹縣區內勞動力就業500人以上的,給予5000元的獎勵;800人以上的,給予1萬元的獎勵;1000人以上的,給予2萬元的獎勵。
助力企業穩就業。支持疫情防控企業生產,對春節期間開工生產、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的企業,按照新吸納就業人數給予每人最高不超過2000元的一次性就業補貼。加強市內企業用工服務,市內企業本年度內自主招聘貧困勞動力就業的,企業可享受每人500元職業介紹補貼。利用社會保險政策穩定企業。從2月到6月,對中小微企業免征養老、失業、工傷三項保險單位繳費。疫情防控期間,對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失業保險費返還比例由上年度實際繳費的50%提高到60%。推進職業能力提升行動,疫情期間,企業組織職工參加線上培訓的,納入職業技能提升專賬資金范圍給予原補貼標準130%的補貼。發揮創業擔保貸款作用,優先支持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和小微企業申請貸款。對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借款人,可申請展期還款,并給予財政貼息。
強化輸出擴就業。大力開展“點對點”集中送達服務。防疫期間轉移就業交通補助范圍從貧困勞動力擴大到所有勞動力,農民工自行外出就業的,按省外500元、省內市外300元、市內150元標準定額補助。加強村級勞務合作組織建設,組織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鼓勵能人大戶在縣區外建立勞務工作站,帶動就業20-50人的獎勵5000元,50人以上的獎勵1萬元。就業扶貧社區工廠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崗位補貼,就業扶貧基地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按每人500元標準給予職業介紹補貼。對于被評為市級示范社區工廠(扶貧基地)的,給予10萬元以內一次性獎勵補貼。開發疫情防控公益性崗位,招用轄區內就業困難人員和無法返崗農村富余勞動力,補貼按縣區貧困勞動力公益崗位補貼標準的120%執行。強化農民工技能培訓,以訂單式培訓、崗前培訓為重點,提高培訓的精準性、針對性和就業率。
增強能力保就業。完成8個縣級中心和98個鎮級創業中心建設,達到縣、鎮創業中心全覆蓋,打造基層就業創業服務平臺。按縣中心20萬元、鎮中心10萬元標準,將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用于創業孵化補貼。提高就業創業服務補助,將今年對縣區就業補助資金中用于就業創業服務補助的額度,從原就業補助資金總額的5%提高到10%,確保就業服務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