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文
“叔叔,請問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量一下體溫,登記一下,快點回家去吧!”
“阿姨,這里不準出入。來,我給您把體溫量了,快點回去,待在家里不要出門了,謝謝您!”連日來,在商州區北寬坪鎮寬坪村葫蘆七溝口檢測點,一位年輕的姑娘總是滿臉笑容,忙前忙后。
家住寬坪村黨院組的任子怡今年19歲,是商洛學院大二學生、團員。春節在鄉期間,恰逢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剛回家的任子怡,看到村組干部穿梭在村小組間為摸排篩查、殺菌消毒而忙碌,她主動向鎮、村申請,請求加入宣傳新冠肺炎疫情防疫隊伍,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任子怡的父母都是醫務人員,父親是一名黨員??挂咂陂g,她的父親每天去武漢返鄉人家里監測體溫,指導消毒,發放防護用品,宣傳政策。她的母親是北寬坪中心衛生院的一名普通醫生,也是鎮人大代表,抗疫期間堅持在崗,負責收發抗疫物資保障后勤,堅持預檢門診、正常門診、急診值班、外出應急、入戶排查武漢返鄉人員并上門監測等工作。
看到父母忙碌的身影,任子怡堅定表示要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聽了孩子的想法,父母積極支持,在與寬坪村支書姚青智取得聯系后,就讓任子怡加入大學生志愿者。就這樣,他們一家三口站在了第一線。
身穿棉衣、戴著口罩和手套的她,堅守在村口的執勤崗位,登記過往車輛和人員、檢測人員體溫,深入農戶向鄉親發放宣傳單、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督促村民做好防護等。
2月7日,在寬坪村葫蘆七溝口防控疫情檢測卡點,大學生志愿者任子怡在執勤檢查。當天室外溫度接近零度,寒風凍雨撲在臉上,讓人喘不過氣來,但她并沒有退縮。“現在是非常時期,人人都有責任抗擊疫情,我父母都是醫生,看著家里人都到一線防控疫情,我也坐不住。”任子怡說,現在正是需要我們年輕一代奉獻的時候,作為一名志愿者、一名共青團員,作為一名想入黨的積極分子,我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力,希望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讓疫情盡早結束,早日恢復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
任子怡每天和村組干部一道,進組入戶排查重點返鄉人員,逐一登記造冊,向村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動員大家不要出門,不給國家、社會和醫務人員添亂,注意保重身體。在七溝口防控疫情檢測卡點,任子怡和其他男同志一樣,每天堅守崗位。“我覺得在這里值守比待在家里更有意義,為了全村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能盡一點微薄之力,覺得一點也不辛苦。”任子怡說。
任子怡的父母任亞鋒、張秀蘭說:“疫情當前,對任子怡來說,是青年大學生學到的人生第三課——社會責任感!”
寬坪村黨支部書記姚青智說:“像任子怡這樣主動參加志愿服務的大學生,已成疫情防控一線的靚麗風景線。能夠在這個關鍵時間節點上,自愿加入我們執勤隊伍,充實了我們執勤力量。她很認真、很負責,以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積極貢獻,為我們戰勝疫情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