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治軍 李曉麗)隨著氣溫回暖,商南縣在持續防控疫情的同時,提前謀劃,積極籌備,加快推進春季農業生產。
商南縣印發了《關于做好農業產業發展工作的安排意見》及《2020年產業脫貧工作方案》,對全縣產業發展、貧困戶增收脫貧等進行了安排。重點圍繞“5+X”產業,逐一制定了年度發展目標。縣農業農村局班子成員每人包抓兩個鎮,深入到鎮村重點產業基地、農業園區解決產業發展的具體問題。組織脫貧攻堅“四支隊伍”對各村社區的企業、合作社生產情況及經營人員進行排查摸底,了解掌握經營人員的身體狀況,指導他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
同時,增強時令意識,多層面強化服務,創造條件,加快復工復產步伐。針對生產物資運輸受阻的實際,積極組織縣城13家農資企業或門店成立了農資服務隊,為他們集中辦理“特別通行證”,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基礎上確定專人專車,將群眾生產急需的飼料、香菇輔料、種子、化肥、農藥等農用物資配送到鎮村,滿足復工生產需求。該縣產業脫貧專家服務團采取網絡直播、微信群、手機短信等方式向群眾提供技術服務;動員全縣700多名職業農民發揮技術優勢,結對幫扶3000多名群眾開展春耕生產。
食用菌產業是該縣重點農業產業之一,也是當前需要抓緊生產的產業。針對這一產業勞動力密集的特點,商南縣農業部門積極指導鎮村以村民小組為單位,成立代料香菇菌包生產互助組,村衛生室每天對互助組人員的身體狀況進行檢測,并如實登記,生產中全程佩戴口罩,防止疫情發生;引導菇農合理安排農時,確保代料香菇按時裝袋接種、培育上架。
依托宣傳引導、優化服務,商南縣10個鎮辦的農業生產全面鋪開。截至目前,已成立代料香菇菌包生產互助組200多個,完成代料香菇種植3000多萬袋;有7家產業化龍頭企業、139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復工復產,128個產業基地啟動建設,播種馬鈴薯兩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