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丹鳳縣600多名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積極響應,義無反顧奔赴鎮村一線,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中,與鎮村黨員干部戮力齊心,構筑起群防群治的牢固堡壘。
村上需要我
大年初二,休假在家的省委編辦駐棣花鎮陳家溝村第一書記董瀛了解到防疫形勢嚴峻后,對妻子說:“疫情嚴重了,我是駐村第一書記,必須回村去看一眼,村上需要我。”和家里人簡單交代幾句后,便驅車趕回了陳家溝村,一頭扎在了第一線,組織干群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期間省、市、縣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到崗到位,從“扶貧尖兵”轉變為“防控尖兵”,與鎮、村黨員干部共同作戰,扎實開展摸底排查、防疫宣傳和志愿服務等工作,把疫情防控落實到戶、落實到人,做到了村不漏戶、戶不漏人。
難事我來辦
丹鳳縣要求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到村后,通過劃分責任片區、責任路段,聯系返鄉人員等措施,協助村“兩委”積極做好摸排、登記、巡查、處置等疫情防控工作。蔡川鎮頁山村第一書記李書政帶領村組干部對全村672戶群眾逐戶“地毯式”排查,對127名返鄉人員逐一建檔備案,落實由一名村干部、一名黨員、一名村醫的“三個一”聯系監管措施,發動群眾懸掛、張貼防控宣傳標語130多條,組建黨員宣傳隊、巡邏隊宣傳防疫政策,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疫情。難事他總是搶著干,為切斷病源輸入,他主動申請夜班值守,連續12天嚴防死守,排查過往車輛120多輛、勸返300多人。
只為出份力
得知疫情加重后,因交通管制影響,無法趕赴村上的省人社廳駐武關鎮陽陰村第一書記陳穎琳心急如焚,在與村“兩委”溝通交流后,他不停歇地奔波在物資籌備一線,發動親朋四處打聽,購買一次性醫用口罩3000個、消殺用品5桶、背負式噴霧器兩個、帳篷10頂送到了鎮村一線,并協調省人社廳集中采購了8萬元的防疫物品助力全縣疫情防控,“就算上不了前線,在后方我也要為戰‘疫’出份力。”陳穎琳如是說。在疫情防控期間,一些駐村干部因交通管制等因素影響不能及時返崗,他們就立即化身“采購員”“通信員”“宣導員”,多方協調為一線人員購買緊缺物資,為包扶村建言獻策,以另一種方式投入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我要守一線
“鄉親們,別胡跑、甭亂轉,待在家里就是作貢獻……”丹鳳縣委辦駐鐵峪鋪鎮化廟村第一書記賀廣宇和村上黨員志愿者,戴著紅袖章,手持擴音喇叭,正在進行防疫宣傳。疫情防控以來,全縣多部門聯合摸清居民小區和移民小區黨員底數,逐小區、逐樓棟成立臨時黨支部29個、黨小組48個,劃分黨員責任區87個,將196名機關黨員志愿者編入26支黨員“突擊隊”和128個黨員“先鋒崗”,協助開展人員排查、應急處理、宣傳引導等工作。各級黨組織開展一次課堂學習、一次摸底排查、一次防疫宣傳、一次公開承諾、一次志愿服務等“五個一”活動,以黨組織為根據地,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在“疫”線,進一步鼓舞了群眾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士氣。
在全縣聚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期間,像這樣奮戰在一線的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還有很多,他們把疫情防控的戰場作為黨性鍛煉的考場,不缺位、做到位、有作為,堅守一線爭當排頭兵,以實際行動彰顯著共產黨員的擔當與本色。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