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 樊利仁)當前,丹鳳縣抓住春季農業生產的大好時機,堅持統籌兼顧,在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的前提下,著力抓好食用菌、中藥材、核桃、肉雞、艾草、毛驢、葡萄、狝猴桃8個產業發展,力爭把疫情對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確保農民持續增收。
為了確保防疫和產業發展“兩推進”,丹鳳縣出臺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各項農業生產工作的《意見》和技術管理的《意見》,扎實疫情防控口子,對全縣種植業、畜牧業生產復產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重點圍繞食用菌產業、中藥材、核桃、肉雞、艾草、毛驢、葡萄、狝猴桃等產業,由縣農業農村局科級領導帶隊,組織技術干部深入鎮村進行實地指導服務。利用電話、微信、QQ等手段指導農民和各類新型經營主體有序下田,分時下地,分散干活,避免人員集聚。鼓勵群眾根據疫情對市場的影響,積極調整種植養殖計劃,及時為群眾提供畜禽養殖和農作物田間管理生產技術。縣上在抓好防疫的同時,積極有序實施食用菌產業園二期、巒莊良種天麻產業基地、鐵峪鋪東川肉雞小區等項目建設進度,著力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抓好農產品精深加工和高端研發,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健全農業產業利益聯結機制,制定全年8個產業發展目標任務,圍繞今年新建100個雙孢菇愛爾蘭棚、1萬畝良種核桃基地、2000畝狝猴桃、1.5萬畝天麻、1萬畝葡萄、5000畝艾草,新增3500頭毛驢等目標,開展訂單式技能培訓,通過訂單收購、入股分紅、基地務工等方式帶動當地群眾增收。同時,圍繞鄉村振興“二十字”方針,統籌各方力量,整合各類資金,加大投入力度,重點打造竹林關、棣花2個鄉村振興示范區域和棣花陳家溝,武關毛坪,龍駒寨馬爐、冠山4個類型的鄉村振興示范村,加強農村基層治理,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今年農民增收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