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 黨營章
“36.6℃,體溫正常。”黃傳德收起溫度計,戴著有點發灰的口罩,對從湖北孝感返回的王遠秀說到。
“這幾天沒有出去串門吧?”
“沒有。”
“家中還缺啥不,我下午來給你捎點?”
“不用了,飯、菜都夠吃,辛苦你了!”
……
這就是柞水縣紅巖寺鎮大沙河村老村醫黃傳德這個鼠年正月的日常。
出生于1954年的黃傳德,1978年入黨,1973年經培訓成為大沙河村村醫,1975年任大沙河村文書,后來又從村文書到村主任、再到村支書,直到2019年4月卸任,作為一名老黨員,黃傳德的整個青春都奉獻給了大沙河村。由于大沙河村村醫缺乏,卸任后的黃傳德繼續發揮余熱,干起了老本行。
正值春節來臨之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武漢向全國蔓延,秦嶺南麓的山城柞水緊急啟動Ⅰ級響應。在縣城和兒孫們歡聚一堂的黃傳德這個年過得一點也不踏實,從臘月底就持續關注疫情,除夕團完年,就嚷嚷著叫兒子開車送他返回百公里外的大沙河村,兒子擔心2019年11月剛做完膝關節手術的老父親身體受不了,加之嚴峻的疫情,但拗不過父親,只能盡快將其送回去。
大年初一一大早,心急如焚的黃傳德返回村上后,立即就投入大沙河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不顧術后還未完全恢復的身體,和村干部對大沙河村1000多戶逐戶摸排,確定重點防控對象。在對防控對象的重點監測上,黃傳德主動要求為從湖北孝感返回的王遠秀及其鄰居10多人進行監測。
在沒有防護服、沒有專業檢測儀器和消毒設備的情況下,黃傳德憑著一身白大褂、一雙手套及一個戴了好幾天都有些變灰的口罩,每天兩次來到距家三四公里外的雙溝,給王遠秀及其鄰居10多人進行測溫、記錄,并建立檔案。剛確定為重點監測戶,實施居家隔離時,王遠秀等很不配合,抵觸情緒非常嚴重,黃傳德耐心細致地給其做思想工作,同時,還不忘關心監測戶在家隔離期間的生活。也許是自身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也許是被老村醫的辛苦所感動,隨后的日子里,被隔離戶的群眾都能積極配合。
晚上回家,黃傳德也沒閑著,帶著老花鏡上網搜集有關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相關知識,并將上級各行業的溫馨提示打印出來,張貼在村子顯眼的位置,還和村委會人員一起,對村子中人員密集場所進行消毒。在村廣播輻射不到的地方,黃傳德拖著大音響巡回播放防疫知識,還積極加入了大沙河村黨支部成立的疫情防控黨員責任區突擊隊,一有空就挨家挨戶地勸誡人們出門戴口罩,對人員聚集諞閑傳、打牌等活動進行制止。
“現在村上最缺的就是口罩和消毒設施,我這個口罩都戴了六七天了,衛生室的酒精也早就沒了。我想給王遠秀家買幾瓶84消毒液和酒精,每天消個毒,都沒地方買。”黃傳德說,“雖然形勢嚴峻,但作為一名老黨員,村上的村醫,我必須站出來,希望能給鄰里們幫些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