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賴琦 魏如意)“以前外出打零工,收入少還不穩定,現在在大河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務工,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平時除了打掃豬舍、喂養豬以外,還能兼顧家里的農活,照顧老人和孩子,日子越過越好了。”柞水縣瓦房口鎮大河村貧困戶陳緒鋒高興地說。大河村依托村集體經濟發展仔豬養殖產業,帶動貧困戶就近務工,逐步走上了脫貧路,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9年,大河村集體經濟利用產業資金30萬元引進良種母豬80頭,購置保育床15套、產床30套,用于發展仔豬養殖產業,村上聘請專業技術人員指導自繁自養,采取“村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合作的方式經營。近日,村集體經濟養豬場出售仔豬100多頭,收入12萬元,預計到2020年底,能出欄仔豬1000多頭,村集體經濟逐步壯大,村民也搭上了致富順風車。據了解,大河村積極壯大脫貧產業,全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均落實了“一戶一業”,累計養殖生豬3萬頭、黑豬400頭,104戶398人發展1至2個以上長短期產業,68戶268名貧困人口實現產業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