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系列深度報道之十
開展“三比一提升”行動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白志鑫
初冬時節,氣溫漸低,寒意漸濃,但在我市脫貧攻堅的各個“戰場”上,卻是熱火朝天、朝氣蓬勃,一幅幅高質量脫貧的壯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商州區夜村鎮楊塬村的白靈菇種植大棚內,工人來回穿梭忙著采摘菌菇,一片繁忙的喜悅;山陽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宏祥小區內的樓房整齊劃一、健身廣場上鍛煉的群眾滿臉笑意……奮戰在全市脫貧攻堅各條戰線的干部群眾牢記使命、不負重托,憑著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憑著滴水穿石、永不懈怠的韌勁共赴這場時代大考,不斷勇攀新高、刷新速度。
自2015年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市集全市之智、舉全市之力,精銳盡出、“亮劍”貧困,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績。在最后的決戰決勝階段,我市聚焦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圍繞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制定出臺《商洛市脫貧攻堅“三比一提升”行動實施意見》,著力解決責任落實不到位、政策落實有偏差、工作質量失水準等問題,確保責任再夯實、壓力再傳導、工作質量再提高,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堅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責任落實 壓緊夯實攻堅力量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緊盯脫貧退出目標任務,持續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夯實“四級書記抓脫貧”的政治責任,實行主要領導主抓、分管領導直抓、班子成員協抓,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明確市縣鎮村工作職責,厘清部門責任邊界,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體系。
10月8日,在丹鳳縣脫貧攻堅問責通報會上,對脫貧攻堅督察中暴露出的不負責任、應付差事、違犯紀律、貽誤懈怠工作等行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公開問責通報。鐵律保摘帽,問責追責機制迅速扭轉了攻堅爬坡期和脫貧退出中,干部隊伍存在的消極厭戰、盲目樂觀、麻痹僥幸等不良現象,在全縣形成了以“三比一提升”為抓手的行動熱潮。
鎮安縣針對部分干部作風飄浮、工作落實不力等問題,制定出臺“六條鐵律”。明確規定黨員干部工作期間,必須佩戴黨徽,亮明身份,接受監督;縣級領導干部每周駐村工作時間不得少于“一天一夜”、包戶干部不得少于“兩天兩夜”、駐村工作隊員不得少于“五天四夜”,堅持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傾聽群眾呼聲、解決具體問題。所有干部駐村期間,必須如實填寫駐村日志,縣級干部的駐村日志由縣委書記每月底集中審核,包戶干部由所在單位主要負責人集中審核,駐村工作隊員由所在鎮辦黨委書記集中審核,對未達到駐村時間的,從嚴從重問責,倒逼全體干部改進作風、樹立形象,真正做到了作風硬、脫貧贏。
通過責任的夯實,扶貧干部以“肩上有責任、手里有任務”的狀態,有效推動了各項工作往實里走、往精里走、往優里走。
盡銳出戰 凝心聚力共促脫貧
今年以來,我市落實抓黨建促脫貧要求,深入開展“黨旗引領脫貧路”主題實踐活動,大力實施“堡壘強基、頭雁培育、先鋒引領、聚力攻堅”四大行動,探索推行“黨支部+‘三變’改革+集體經濟+貧困戶”模式,在產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等產業鏈上成立黨小組1850個,培養“雙帶”型黨員7428名。選聘715名高校畢業生充實到貧困村,抽調1700多名優秀人才組建57支服務團,解決基層組織人才匱乏問題。
鎮安縣實行全面調整縣級領導包抓鎮辦村脫貧攻堅工作,縣級四套班子主要領導聯片包抓15個鎮辦脫貧攻堅工作。按照“抓兩頭、帶中間”的工作思路,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帶頭包抓全縣最差村,包鎮縣級領導包抓一個示范村和一個較差村,其余縣級領導包抓一個較差村,所有在職縣級領導分別包抓脫貧攻堅示范村15個、較差村37個。同時,以鎮辦為單位進一步優化、統籌幫扶力量,進行重點幫扶鞏固,全面提高工作實效。
“項書記,我那房子的事情多虧工作隊和村上的幫忙啊,感謝你們。”10月27日,鎮安縣永樂街辦栗園村的服務大廳內,前來道謝的村民葉義軍樂呵呵地告訴記者,自己家背靠大山,今年夏季雨水較多,8月房屋被一場大雨引發的泥石流沖毀,“一時間沒地住了,村上和駐村工作隊及時幫我搬家,并積極為我想辦法。”鎮安縣政府辦駐栗園村第一書記項力軍告訴記者,村上和工作隊考慮到他的實際情況,積極聯系專家進行房屋修繕評估,得知重建舊屋難度太大、花費太高且隱患太多,不適合繼續投入資金居住。包扶干部急他所急、想他所想,多方奔走,使他享受到易地扶貧搬遷政策,住上了新房。
精準舉措 提升脫貧質量
“三比一提升”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關鍵是要瞄準目標、找準路子。我市扎實推進問題整改,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有序組織脫貧退出工作,認真組織開展脫貧人口“回頭看”全面提升信息數據質量,不斷凝聚社會扶貧合力,嚴格扶貧項目資金管理,防范脫貧攻堅各種風險,嚴督實考推進工作落實,全力鞏固提升脫貧質量,加大扶志扶智工作力度,強化宣傳營造攻堅氛圍。
商州區金陵寺鎮熊耳山上養豬的王柏志老人告訴記者,自己去年已經脫了貧,但是村上對他的幫扶并沒有中止。不僅給他提供技術培訓,還幫他解決資金困難。“以前脫了貧生活有了保障,現如今走上了增收致富路。”看著豬圈里一頭頭豬崽,他高興地說。
像這樣的事情,在全市的各個村鎮不勝枚舉。不僅能脫貧,而且要通過各項精準舉措來提高脫貧質量,讓群眾切身體會到生活品質的提升。“借袋還耳”“借苗還藥”“訂單式種植”等一系列精準措施結合村情、因地制宜,有效促進了脫貧質量穩步提升。
我市將繼續全面貫徹落實中省脫貧攻堅各項部署要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以釘釘子精神,下足“繡花”功夫,持續抓好存在問題整改和年度任務完成,推動“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以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信心和韌勁堅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