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重心下移 資源配置下沉
我市積極應對災害天氣
本報訊(楊楠 鄭亞寧)今年以來,商洛市氣象局針對災害天氣過程,采取五項舉措,全市形成一盤棋,充分發揮氣象現代化一體化建設效益,積極應對災害天氣。
針對今年以來出現的3次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及強對流天氣,市縣氣象臺連續跟蹤監測、預警、互動會商、報告雨情、傳遞災情、預測天氣動態,部門上下應急聯動、行業左右相互響應,成功預報服務,獲得政府領導肯定。在此期間,市氣象局派技術小分隊深入重點縣區氣象臺站進行技術指導,增強基層氣象防災減災服務能力。
市氣象局堅持問題導向,面向基層需求,按照氣象防災減災“六個一”標準,啟動研發災害天氣一體化平臺縣級分系統,提高縣級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服務能力。針對基層臺站業務轉崗、綜合服務設崗等情況,整理主要業務服務系統5個,組織預報服務專家授課,集中兩周時間對全市基層業務人員進行全面輪訓,提升綜合服務能力。組織全市開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應急演練,全面提高基層單位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今年上半年全市降水偏少,森林火險等級居高不下,旱情嚴重。市人影辦不放過每次有利天氣過程,積極主動按照“五段式”業務流程科學開展增雨作業。期間,市局領導分頭赴重點縣區人影作業點與當地政府領導坐鎮指揮。今年全市已成功開展人工增雨抗旱作業近20次,有效緩解了旱情。
市氣象局加快實施人才戰略,充分發揮縣局自身人力資源,培養縣局技術創新引領人。實施“頭雁計劃”,確定6名縣局業務骨干帶頭人,實行激勵政策;設立科研項目,組建創新團隊,吸納縣局業務力量,培養技術帶頭人,促進臺站強化業務基礎工作。
根據目前業務改革和防災減災工作需要,市局已開始組建全市技術保障隊伍,由7縣區局和市局大探中心人員組成,實行技術訓練,嚴格考核發證,按區域劃分責任,及時維護維修儀器,做到儀器小修、核查不出縣,大修不出市,保障氣象儀器設備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