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索文锳)柞水縣在開展黨旗引領脫貧路主題實踐活動中,積極推進黨建和脫貧有效融合,使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斗堡壘作用明顯增強,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有效發揮。
通過持續狠抓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村級換屆“回頭看”、掃黑除惡、“兩建兩帶”等工作,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為51個貧困村年度脫貧摘帽提供強大組織保證。投入專項資金改造提升村級活動場所,51個貧困村中已創建黨組織標準化示范村5個、達標村13個。同時,不斷加大在農村產業鏈上建立黨組織力度,共建立“兩建兩帶”示范點32個,發展合作社(協會)63家,在兩個園區、18個龍頭企業建立黨支部23個、產業鏈黨小組54個,有效筑牢了脫貧一線戰斗堡壘。
把脫貧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重要平臺,堅持力量向一線下沉,隊伍在一線集結。縣四套班子領導帶頭示范,每人分別包抓1個黨建責任區、1個黨建示范點和3個脫貧攻堅示范村。出臺規范駐村工作《六項制度》,到村任職滿兩年及以上的第一書記進行壓茬輪換、優化調整,每村確定鎮辦包村領導和1—2名包村干部長期駐村,不斷充實脫貧一線工作力量。同時,開展“凝聚兩新力量、助力脫貧摘帽”活動,引導79個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積極參與脫貧摘帽,在全縣上下營造出干部、資源、資金、項目向一線下沉,力量在一線集結的良好局面。
結合脫貧攻堅工作需求,2018年以來,為偏遠鎮辦及“八個一批”部門引進急需緊缺人才11人,組織“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系列活動31場次,激發廣大知識分子和各類人才的奮斗激情。同時,充分發揮各類人才對脫貧攻堅的支撐作用,持續推進“六個一”人才發展工程,組建6支黨員技能人才服務團,開年來開展就業春風行動招聘會、技術咨詢服務活動11場次,組建51個技術服務小分隊進駐51個貧困村,構建起扶貧治理大格局。
結合黨員“承諾、踐諾、積分、評議”教育管理,深化黨員“1+X”幫扶機制,推行“黨員中心戶”和“黨員分類管理”制度,引導全縣廣大黨員積極深入貧困村及群眾中,開展幫思想、扶產業、助就業、促增收活動。春耕生產開展以來,各級黨員結合各自職能和特長,大力開展木耳及相關產業宣傳、技術輔導和生產實踐活動,全縣到處呈現出黨員做給群眾看、黨員帶領群眾干的良好產業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