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商洛市突出貢獻拔尖人才黨桂峰
張雯靚
黨桂峰常說:“我的個性有點倔強,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必須做好。”
現任柞水中學副校長、高中特級物理教師、陜西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的黨桂峰,自1991年大學畢業走上講臺,任教已有26年,這些年間,他孜孜不倦地培育著一屆又一屆的學生,用無悔的信念和辛勤的汗水換來學生們優異的成績,也為自己的工作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大學畢業后,黨桂峰進入柞水中學擔任高中年級的班主任和物理教師,有6屆是他從高一年級帶起,5屆帶的是復讀班,寒來暑往,日復一日,他從不倦怠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像他自己說的,他是個要強的人,也是個追求完美的人,在辦公室里,他經常埋頭鉆研,專心備課;放學路上碰到學生,常常與學生并肩而行,悉心交流,答疑解惑。一個班有幾十個學生,每個學生又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征,作為班主任,黨桂峰善于多渠道了解他們的情況,捕捉其閃光點,無論學生表現有多差,他都無微不至地關心,找出問題的緣由,引導學生不斷進步。
黨桂峰猶記得10年前的一個寒冬深夜,一位留宿學生突發膽道蛔蟲病,痛得直打滾,必須盡快送往醫院。聞訊后,他迅速起身披上衣服,就和幾個學生把該同學背到醫院,找醫生、繳費、打針,忙了一個通宵。醫生和護士都說:“有這樣的好老師真是學生的福氣。”作為班主任,黨桂峰曾傾心交談勸說想棄學的學生,也曾坦誠相待解脫“早戀”的學生,課余時間經常和學生交流,以自己的誠心和愛心走進學生的內心,使學生對他產生了敬重和信任。
“沒有您,就沒有我的今天,我將終生感激您。”這是2004屆學生小張寫給黨桂峰信中的一句話。當年,小張的父母年齡較大,父親常年臥床不起,家里缺乏勞動力,生活十分困難,小張想退學回家,成績一度滑坡。黨桂峰了解情況后,多次找小張談話,一方面鼓勵他要在逆境中奮勇向前,一方面拿出自己的工資,為他代繳部分學雜費,有時還送他一些學習用品和書籍,小張終于在黨桂峰的幫助下渡過難關,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一所重點大學。據了解,十幾年間,受到黨桂峰資助的學生已有十幾人。
黨桂峰在班主任工作中,不僅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更注重潛心學習、開啟智慧,用科學的管理方法譜寫生動美妙的育人之歌。他提出響亮的班訓、班級宣言,使班集體充滿活力,勇往直前;他實行班干部競聘制,使班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使每一位學生都擔負著為班集體奉獻光和熱的義務,喚醒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他構建立體化教育網絡,從“一日班長制”到多元化學生評價,創建了廣闊的育人環境,形成了多維教育合力;他貫徹“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個體差異”的教育理念,采取分層目標管理辦法,有力促進了增優轉差工作;他以班會、有益集體活動等為載體,使德育工作深入人心,形成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氛圍。2000屆和2001屆是他在高三時接的班級,有一部分同學,成績不錯,但行為習慣較差,自由散漫,我行我素,不注重思想品德的修養。黨桂峰對他們除耐心的教育外,還通過學生的操行評語來嚴格管理,從不以成績優秀評定其操行也優秀。一學期結束發通知書時,有一位家長看到兒子的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而操行等級僅為及格時,不禁說道:“黨老師要求真嚴啊!”黨桂峰正是用充滿智慧的教育收獲了驕人的成績、芬芳的桃李。
為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黨桂峰利用業余時間經常撰寫論文,做教學研究。2005年,他的《現代物理知識在教學中的滲透》一文在《中國基礎教育研究》上發表;2006年《困難生轉化方法初探》一文被收入《中國西部職教精英論壇論文集》;2007年,論文《反思課堂教學缺憾,引導學生探究新知》在中華教育教學優秀論文評比中榮獲一等獎。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推進課程標準的新形勢下,他不甘落后,努力學習,撰寫了大量讀書筆記。他大膽改革,以新的教學理念指導著自己的教學實踐,形成了具有創新意識的、獨特的教學風格,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效率。2004年以來被市教研室聘為兼職教研員,2007年、2008年、2013年和2014年被陜西師范大學聘為本科生導師和兼職教授。他所教的班級,在每次考試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他本人還多次獲得奧賽“優秀輔導員”稱號。在孜孜不倦的學習中,點滴入微的教育中,黨桂峰譜寫出了多彩的教育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