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 周燁明)今年以來,我市宣傳文化系統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以落實各項人才工作措施為保障,以精神文化脫貧行動為舞臺,加強宣傳文化人才隊伍的培養、使用和管理,力促人才作用充分發揮、創新動力競相迸發,推進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發展、追趕超越。
市委宣傳部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以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的問題和需求為導向,抓重破難、強弱補短,修訂完善了《宣傳文化藝術人才引進培養管理辦法》,建立了完整的宣傳文化人才培養認定體系,構建起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職能科室具體抓、相關部門配合抓、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為了壯大宣傳人才隊伍,市委宣傳部不斷拓寬培養渠道,形成了專題培訓、課堂教育、崗位鍛煉“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年初制定年度宣傳文化系統培訓計劃,統籌規劃、協調指導市縣采取培訓進修、調研采風、組織觀摩等多種方式開展理論教育、新聞寫作、文藝創作、文化產業等各類專題培訓6期,培訓1500多人次。以“商洛大講堂”為平臺,圍繞“一帶一路”、追趕超越和“五大攻堅戰”中的政策理論和現實問題,以市委及各縣區、各部門講堂為依托,舉辦專題報告會150多場次,聽眾5萬多人次。實施對口崗位鍛煉,讓新聞采編人員參與重大的宣傳活動,讓文藝尖子參加重要劇目的創作、編排、表演,鼓勵資助優秀文化人才領銜重點項目,促進了宣傳文化人才隊伍發展壯大,優秀人才不斷脫穎。目前,我市已納入省級“六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5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貼3人,列入省級人才專項資助項目2個,人才數量位居全省各市前列。
搭建用武平臺,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市委宣傳部圍繞“六個一”人才發展工程,以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為重點,推進宣傳文化人才作用發揮。組建了脫貧攻堅政策宣講團、脫貧攻堅典型人物宣講團、道德模范事跡報告團、文藝宣傳團四支隊伍,多種方式深入宣傳黨的脫貧政策;以“扶貧、扶智、扶志”的具體措施和創新經驗為素材,積極創作歌曲、快板、小戲、小品等脫貧攻堅主題文藝作品。4月召開了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暨文明村鎮創建工作現場推進會,全面啟動“四扶五風六化”主題行動,為提振脫貧信心、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文化支撐。深入開展“人才服務商洛發展”主題實踐活動,按照行業分類組建“宣傳文化藝術人才服務團”,制定管理辦法,加強統籌指導。商洛日報社突出宣傳導向,開展“記者走基層”“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系列宣傳等服務活動;市文聯突出文藝引領,開展“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書畫作品展、文藝演出下鄉等服務活動;市文廣新局突出文化惠民,開展文化扶貧、圖書下鄉等服務活動,把文化藝術送到基層,從基層一線采擷創作源泉。同時,抓住寧商扶貧協作機遇,促進兩市宣傳文化系統干部交流,選派宣傳文化系統干部、優秀文化人才赴南京培訓考察、掛職鍛煉80多人次。
強化考評激勵,讓有為者有位、有位者有所為。市委宣傳部結合“三項機制”,注重憑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人才,破除唯身份、學歷、資歷是舉的陳舊觀念,有針對性地取消了職稱外語、計算機能力等對人才特別是基層一線專業領域人才的束縛。今年5月,牽頭組織人社、文廣、報社等部門單位,組成專家評審組,開展了新聞職稱評審工作,審批編輯、記者、校對初級職稱11人,中級職稱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