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鵬 陳小會 劉勇
8年前,柞水縣的西康鐵路項目部保險柜被盜,直接影響到重點項目建設進度,社會影響惡劣。8年來,柞水公安克難攻堅,不懈追蹤,在湖南將嫌疑人田某坤、田某為一舉抓獲,消除了社會影響。
保險柜不翼而飛
2010年8月24日早8時許,一陣刺耳的報警電話響徹柞水縣公安局接警中心,位于柞水縣下梁鎮的中鐵十二局西康鐵路某項目部財務室門鎖被撬開,保險柜被盜,里面存有的30多萬元現金不翼而飛。
由于此案案情重大,涉及重點項目建設,柞水公安在匯報市局的同時,主管刑偵工作的領導立即帶領刑事偵查和技術民警趕往現場,并迅速成立了專案組。經過對案發現場的細致勘察,發現該案嫌疑人對被盜現場地形有一定了解,且系3至4人團伙作案。但案發現場并未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線索,加之工地工人來自全國各地,人員組成復雜,逐人排查費時費力且會影響到工程進度,案件偵破一度陷入僵局。
辦案民警并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以項目部為中心,展開了地毯式排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功夫不負有心人,數小時后,民警在距離案發現場1公里外的一處荒草叢中發現了被盜的保險柜。保險柜被犯罪嫌疑人用專業工具嚴重破壞,里面的30余萬元現金不翼而飛。民警對保險柜周邊區域進行證據搜集,成功提取到了可疑人員的生物檢材——撬保險柜時脫落的表皮組織。在市公安局的大力協助下,通過DNA檢測比對,案件有了突破性進展,直接鎖定到有犯罪前科的網上追逃人員、湖南省永順縣籍田某坤有重大嫌疑。
持續8年不懈追兇
獲得了犯罪團伙其中一名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后,立即驅車千里趕赴湖南。但異地抓捕的難度遠遠超過了想象。
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專案組找到田某坤的農村老家,但卻家門緊鎖。通過多方走訪,得知田某坤已離家數月,警方考慮到嫌疑人盜竊保險柜已經得手,可能隨時會回來,便決定布控守株待兔。8月底的湖南農村,高溫潮濕,蚊蟲橫行。民警們輪流蹲點,豆大的汗珠流個不停,渴了喝礦泉水,餓了吃方便面,困了就睡在車上,一周過去了,一點動靜也沒有。
第一次抓捕行動宣告失敗,但民警們并沒有氣餒,8年來,民警前后數次趕赴湖南抓捕未果。這些年來,柞水公安局已從舊地搬到新址,當年參與此案的民警有的已經退休,有的調到了其他崗位,可破案的接力棒一直繼續,對田某坤等人的抓捕工作始終有序進行。柞水警方一方面持續和湖南永順縣警方密切聯系,一方面將嫌疑人信息傳入數據庫,進行網上追逃。
今年5月23日,一個來自湖南警方的電話打破了該案件的沉寂。原來,田某坤的信息突然在湖南張家界出現,柞水縣公安局民警喜出望外,快速出擊,連夜驅車趕赴湖南,在當地警方協助下,一舉將田某坤和同案犯田某為抓獲,隨后另外兩名同伙也相繼落網。
不務正業終吞惡果
原來,田某坤、田某為及老鄉王某等4人,從小一起長大,整天游手好閑不務正業,游竄于本縣各地,惦記誰家有什么值錢的東西,白天打探好晚上去偷盜。小偷小摸幾次得手后,他們胃口越來越大,少量的錢財已不能滿足他們的欲望。一次偶然機會,他們在網上看到了怎么撬開保險柜的視頻,4人商量后便租了一輛小汽車,買了些常用工具準備大干一票。他們一路向北,卻一直沒找到好的機會。
路過陜西柞水縣的西康鐵路項目部時,他們看到該地山大溝深,地點偏僻,且這么大的工程,財務室肯定有錢,便在項目部旁邊村鎮住下,數天踩點之后,于2010年8月23日晚撬開財務室門,對保險柜實施偷盜。
得手后,他們利用提前準備好的工具,在遠離了工地1公里外的一處荒草叢中將保險箱撬開,4人分攤了30多萬元的工程款,攜款潛逃。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田某坤、田某為等4人,8年前秘密作案,隱藏身份潛逃多年,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但最終還是在公安民警的不懈追蹤之下落入法網。在這起案件中,柞水縣公安民警用實際行動維護了法律的尊嚴、詮釋了不懈追兇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