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390件524人
“商南縣城關街道辦十里鋪村黨支部書記陳邦鰲截留本村10戶群眾危房改造補助資金1.4萬元用于村集體支出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違紀資金如數退還。”今年1至6月,商洛全市共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390件524人,黨政紀處分202件237人,6人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牽頭抓總
發揮職能部門“第一職責”
今年,商洛市把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作為最大的政治紀律,強化監督檢查,傳導責任壓力,推動責任落實形成完整“鏈條”。
上半年,針對一些地方扶貧工作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扶貧措施不精準、不持續,以及失職失察甚至弄虛作假等履職不力問題,商洛市扎實抓好省委“三項重點任務”專項巡察、扶貧領域專項巡視巡察聯動反饋問題整改,發現涉及扶貧領域問題線索127件。市紀委先后組織召開中心組學習會、紀委常委會、半年工作例會11次,印發專項治理《實施方案》和相關配套文件5份、專項工作通報兩起,聽取下級紀委書記專項工作匯報28人次,深入縣區開展“蹲點督導調研”12場次,對工作滯后的兩名縣區紀委分管副書記實施約談。
同時,市紀委建立《商洛市市級職能部門向市紀委市監委機關移送五個專項工作問題線索暫行辦法》,有效發揮職能部門監督“第一職責”,守好“第一陣地”。督促市財政局、市扶貧局建立加強財政扶貧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推行項目報賬、嚴格鎮辦扶貧資金管理和項目公告公示制度等4個辦法,從制度層面杜絕扶貧資金監管漏洞。
30萬張“廉心卡”
做足舉報“繡花功夫”
堅持問題導向,做到因地制宜。近年來,商洛市針對基層群眾舉報方式的轉變,創新推行精準監督“廉心卡”和聯合巡查制度。在鞏固深化電、信、網“三位一體”信訪舉報網絡的同時,印發精準扶貧監督“廉心卡”30萬張,及時回應了群眾關切,進一步密切了干群關系。
同時,針對基層“問題多、線索少”,人情重、監督執紀抹不開面子等工作實際,整合派駐機構力量成立26個聯合巡查組,協助基層鎮辦紀委梳理問題線索。
今年,商洛市開展問題線索“大起底”和“回頭看”,建立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專項臺賬,對2016年以來受理的問題線索和處置情況進行全面梳理排查,推動了案件辦結率。與此同時,建立扶貧工作“八辦兩組”派駐紀檢組長問題線索定期會商制度,梳理問題線索59條,實施責任追究27起68人,其中給予黨政紀處分35人。
針對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商洛市發揮巡視“利劍”作用,探索建立“常規巡察+扶貧專項巡察”模式,開展扶貧專項巡察和機動巡察,對被巡察黨組織貫徹執行脫貧攻堅政策、工作成效和紀律作風等情況一并“體檢”。上半年,市縣區黨委派出44個巡察組對82個部門開展“常規巡察+扶貧專項巡察”。成立2個機動巡察組,圍繞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換屆選舉,對洛南縣、丹鳳縣開展專項機動巡察,發現了一批深層次問題,進一步強化了巡察監督的深度和廣度。
直查直處通報曝光
形成強大震懾
今年以來,商路市聚焦責任落實不力、扶貧領域腐敗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對性質惡劣、情節嚴重、較為典型的基層腐敗和作風問題,提級辦理,強化高壓震懾。1至6月,市縣區紀委直查直處扶貧領域案件78件,占總數的20%。其中,市紀委排查扶貧領域問題線索19件,直接查處13件,已立案5件,結案3件,給予黨政紀處分5人,移送司法機關1人。一批扶貧領域腐敗問題的嚴肅查處,持續保持了對腐敗問題的高壓震懾。
在強化辦案的同時,商洛市堅持典型案件通報曝光常態化,對失職失責、工作不力、頂風違紀的扶貧領域典型案件,一律點名道姓通報曝光,持續釋放正風肅紀強烈信號。上半年全市通報曝光典型案例127起135人,形成了警示震懾,強化了不敢、知止氛圍。
對扶貧工作不務實不扎實、脫貧結果不真實、發現問題不整改的,嚴肅追究主體責任,對扶貧工作中發生系統性區域性問題的,同時追究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責任,真正把責任壓下去,把紀律立起來。至目前,全市因脫貧攻堅責任不實、工作不力等追究作風類問題278件393人。
“打贏脫貧攻堅戰,紀檢監察機關使命在肩、責無旁貸。我們一定要牢牢把握聚焦監督基本職責、第一職責,進一步強化執紀問責和調查處理,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掃清障礙。”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牛克儉明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