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陳波 謝非)藍天白云,鳥語花香,是每座城市的理想,也是每個人的向往。打開微信朋友圈,當“商洛藍”一次次刷亮我們的眼睛時,一幅生態宜居的美好城市畫卷也隨之徐徐展開。
商洛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區。保護商洛的生態環境,呵護商洛的藍天白云,是全市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鐵腕治霾,持久打好“藍天保衛戰”,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也不斷攀升。
“我市加快建設大秦嶺清潔空氣走廊,嚴格落實減煤、控車、抑塵、禁燃、治源等措施,實現了主要污染物濃度持續下降,各項減排指標連年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并獲省考加分。”市環保局副局長任云峰如是說。
今年以來,我市扎實推進各縣區燃煤鍋爐拆改工作,完成燃煤鍋爐拆改85臺,累計拆改燃煤鍋爐364臺,率先實現了中心城區燃煤鍋爐拆改清零目標;持續加大機動車淘汰力度,截至7月底全市圓滿完成今年省上下達的922輛黃標車淘汰任務;繼續開展低速載貨及柴油汽車的禁限行工作,9月份我市完成低速載貨汽車治理178輛,累計共完成淘汰治理1732輛;實施道路機械化清掃及日常灑水降塵作業,加大建筑工地和城市道路揚塵污染治理力度,目前全市開展揚塵治理專項檢查128次,累計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257份,確保揚塵污染治理措施落實到位;積極推進油氣三次回收改造,目前已完成中石化商洛石油沙河子和312國道收費管理處兩座加油站的三次油氣回收改造。
據了解,2015年執行新標準以來,我市中心城區空氣質量持續向好,連續多年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前9個月,中心城區空氣優良天數248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4天,居全省第一。在2016年度全省大氣污染防治考核中,商洛被確定為全省唯一的優秀單位,“商洛藍”成為網絡熱詞和商洛靚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