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何春紅 廖全江)“追夢的人哪,為信仰而活!為人民服務的心哪,從未歇著!他們把咱山疙嶗嶗的人喲,當成寶貝擱在心窩窩……”這段話,來自商南縣過風樓鎮太平莊村邱博寫的一封感謝信,信中附帶自創的民歌《追夢的人》,表達著對黨、對政府的無限感激之情。
邱博家有3間平房已成危房,父親60多歲,患有心臟病、腦梗、冠心病,媳婦殘疾,聽力有障礙,口齒不清,孩子7歲,家中4口人,無固定收入,孩子上學、父親看病吃藥,家里各種開銷全靠邱博一人就近打零工,因無法負擔家庭開支,5月到靈寶縣金礦打工掙錢。
今年精準摸底時,邱博家被評為貧困戶,幫扶責任人吳正國幫他精心制定了5項幫扶措施。針對其父親常年患病的情況和高齡實情,幫助落實健康扶貧救助政策和養老金;針對其媳婦殘疾幫助辦理了《殘疾證》并落實殘疾人優惠政策;針對正在讀小學的孩子,幫助落實教育扶貧相關政策;針對家中閑置的土地,幫助落實土地流轉增加收入;針對家中貧窮的現狀,幫助邱博參加技能培訓、外出務工等。
“你們政府工作人員到我家多次了。2010年夏洪水淹了我的房子,你們送來慰問金、出淤泥;今年夏季村主任高運學領你們來做貧困戶調查,我到靈寶后,你們找我的老父親噓寒問暖了解情況,你們從沒喝過我一杯水!我無意要你們幫我啥忙,但你們‘為人民服務’的心意我領了……”邱博時刻銘記著黨和政府為他們付出的點點滴滴,心存感激,他說他不會用電腦,只有以書信的方式將無限的感恩之情表達出來。
談及感謝信的事,村支書胡四國回憶道,“早在今年5月,邱博寫過一封感謝信。當時,駐村工作隊和鎮村干部入戶調查,認為他家困難,符合貧困戶條件,可以新增納入時,他當場表示感謝并請黨組織優先考慮更貧困的群眾。我們考慮到他的家境確實困難,最終沒有同意他的請求。沒過多久,他便用大紅紙寫了感謝信送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