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松)“去年進廠務工后,不但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資收入,在下班后還能回家照顧老人、孩子以及患病的丈夫。雖然很辛苦,但有了家門口的這份務工收入,日子就能勉強的過下去了。”近日,在鎮安華興特色農產品公司,永樂街辦栗園村的王志芳對記者說道。據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采取“公司+基地+加工+農戶經營”的模式,不但使企業得到發展,還助力產業精準扶貧,帶動萬名群眾脫貧致富。
“原來,我家老公在建筑工地做大工,每天能有300元工錢,雖然比較辛苦,但家里的日子過得還不錯,樓房也蓋了起來。不幸的事情發生在2010年,老公患上了疾病,從此再也不能從事勞動了。這幾年,為了給老公治病,已經花完了家里的所有積蓄。同時,家里的兩個老人因年老體弱多病,加上兩個孩子正在上學,日子過的越來越艱難了。”今日,在華興特色農產品公司壓面車間,從龍頭上接滿一桶水然后倒進和面機里后,王志芳對記者說:“去年,要不是華興特色農產品公司把我招進公司務工,我都不知道今后的日子怎么過呀!”
鎮安華興特色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圍繞縣委、縣政府發展高山產業,決定以本縣魔芋、板栗兩大優勢產業為基礎,建設1萬噸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帶動魔芋、板栗、核桃等特色產業。從2013年開始,該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400多戶貧困戶,發展魔芋種植。同時,吸納貧困戶進廠就業,通過“三帶四聯”,在鐵廠鎮西溝口村聯帶扶貧戶60戶,每年每戶可以拿到4000元分紅。去年,又在永樂街辦栗園村三組,采取貧困戶進廠勞務用工的方式扶貧幫困,帶動當地就業,促使貧困戶脫貧致富。
“這次萬噸農產品深加工工廠的投產,還可以吸納70多名群眾和貧困戶進廠就業。新廠投產后年加工能力將大幅提升,對原料的需求也會大大增加,還將帶動更多的周邊農戶從事魔芋、板栗種植。”近日,該公司總經理李洪平滿懷信心地說:“我們的今后兩年目標是產品生產達到1萬噸,銷售收入10個億,利稅實現1個億,采取‘公司+基地+加工+農戶經營模式’助力扶貧,帶動群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