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環宇 董瑩
近期以來,洛南縣不斷深化“雙建雙帶雙提升”活動,積極探索“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發展模式,盤活土地、勞動力、資產、自然風光等資源,通過土地入股、資金入股、農民分紅等多種形式股份合作經營新模式,讓閑置的資源活起來、分散資金聚起來、農民腰包鼓起來。
建強基層堡壘,激發組織活力。集中開展貧困村黨支部“兩力兩率”排查提升行動,建立健全軟弱渙散黨組織動態管理和規范提升常態機制,對村級班子逐個分析研究,確保把貧困村黨支部建成一流黨支部。持續實施企業家村官計劃,把符合“六有”標準的企業家和農村經濟組織負責人列入村級后備干部信息庫,為村級兩委換屆“選種育苗”。大力推進“雙建雙帶雙提升”黨建工程,采取獨立、聯合、掛靠等多種形式,在村級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組織,在生產、加工、銷售等產業鏈上建立黨小組,實現經濟組織創建、經濟組織黨組織建立和貧困戶加入經濟組織三個全覆蓋。目前,在全縣村級經濟組織中建立黨支部118個、黨小組231個。
壯大集體經濟,增加村級積累。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基層組織建設的重中之重,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脫貧攻堅的一個重要突破點來抓,立足全縣農村主導產業、特色產品或優勢資源,按照有產業發展規模、有發展壯大前景、有農戶生產基礎和參與意愿的原則,進一步整合村級公共資源,指導每個村培育2至3個主導產業、建立2至3個產業合作社或專業協會,做大“一鎮一業”,做強“一村一品”。按照“三變”思路,將村上閑置的學校、活動場所、廠房、坡地等集體資產進行盤活,通過租賃、入股、資助等方式優先支持創辦經濟組織,通過經濟組織壯大后的反哺,增加村級集體經濟積累。采取星級評定、掛牌表彰、動態管理的方式,對運行規范、帶動貧困戶脫貧成效明顯、支持農村建設突出的集體經濟組織進行星級評定。目前,各級部門累計投入400多萬元,建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158個,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積累500多萬元。
發揮協同效應,強化風險防控。選派1000多名縣鎮干部、組建244個脫貧攻堅工作隊,選派優秀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全縣3413名黨員干部與貧困戶結對幫扶,1200名黨員干部與1228戶貧困戶結成互助組,依托派出單位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爭項目、跑資金,形成了群策群力助推脫貧攻堅的良好局面。積極整合扶貧、農業、移民、民政、人社、科教等部門資源,指導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合理設置村集體和農戶股權分配比例,提倡采取保底收益加分紅的方式,實現集體和農民穩定獲取收益;加強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公開村級“三變”全過程,將改革形成的股權和收益納入“三資”監管系統,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防止集體資產、資金、資源的流失和浪費。
精準選擇產業,因村因地施策。堅持把發展產業放在第一位,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游則游”的原則,尊重農民、集體和經營主體的意愿,科學民主地確定產業內容,大力發展綠色種植、生態養殖、鄉村旅游、勞務輸出等特色產業,形成了村級集體經濟各具特色、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景村鎮宏泰金銀花專業合作社抓住群眾種植習慣、市場前景和政策扶持優勢,采取入股分紅、入社務工、土地流轉、承包經營等措施,吸納160戶貧困戶入社務工,吸收御史村入股20萬元、30戶貧困戶入股21萬元,使村級集體經濟年均增收3萬元,貧困戶戶均增收4000元。按照“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在合作社上成立了產業黨支部,在產業鏈上分別建立了5個黨小組,24名黨員結對幫扶72戶貧困戶,穩定實現了脫貧目標。
堅持抓點示范,突出以點帶面。通過創建特色鮮明、帶動力強、示范作用突出的農村經濟組織,帶動和提升“黨支部+三變+貧困戶”黨建脫貧工作整體水平。分東西北中4條線,統籌巡檢美麗鄉村、蟒嶺綠道、洛保一體3個全域旅游帶,建立縣委、黨(工)委、支部(總支)三級聯動工作機制,明確聯系包抓常委、組織部科級領導、機關干部等責任人職責,在16個鎮辦共18村(社區)先行試點“黨支部+三變+貧困戶”模式,高標準打造村級集體經濟示范點30個。洛南縣中良核桃專業合作社、宏泰金銀花專業合作社、春滿園黃花菜專業合作社、愛心純凈水廠等一批集體經濟組織脫穎而出,在全縣形成了以點串線、以線連片、以片帶面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品牌效應。
實行兜底管理,加大資金扶持。堅持“扶上馬、送一程”的思路,采取整合項目、財政預算、貸款融資、招商引資等多種方式,建立村級集體經濟借款、獎勵、政策支持、資金援助等方式予以扶持。制定出臺了產業扶持和特困黨員援助辦法,每年通過財政投入、黨費籌集、黨員自愿捐款、社會資助、基金利息收入等途徑籌措不少于200萬元產業扶持和特困黨員援助基金,作為村級經濟組織的創建啟動資金和運行扶持基金,允許負責人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報酬。實施貧困黨員“清零”行動,鼓勵沒有自富、帶富能力的貧困黨員通過土地入股、入社務工等形式脫貧致富,鼓勵強戶幫弱戶、黨員帶群眾,有效解決貧困群眾脫貧門路不廣、資金不足、信息不暢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