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想辦法把這個村子的產業發展起來,讓群眾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這是鎮安縣青銅關鎮興隆村駐村第一書記田理農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田理農是鎮安縣檢察院副檢察長,任興隆村第一書記后,帶領5名工作隊成員扎根基層,翻山越嶺、走村入戶,對包扶村439戶1601人進行入戶政策宣傳、農戶基本信息采集,按時準確地完成了161戶398人的建檔立卡及貧困戶信息錄入工作,完善了村級檔案和貧困戶的一戶一檔工作,對建檔立卡的161戶貧困戶確定了幫扶責任人,達到了貧困戶對象、信息、數據“三精確”和全覆蓋。同時,田理農在完成白天的工作任務之后,幾乎每天夜晚還要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沖刺吧鎮安”微信工作群里上報當日的工作動態,以便上級及時掌握各地各部門的扶貧工作進展情況。
田理農正是懷著要讓群眾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的初衷和愿望,在扶貧工作實踐中及時傾聽群眾意見,了解群眾需求,多次組織扶貧工作隊、鎮包村干部、村兩委會成員和村民代表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商討,在確定分類成立種植業等專業合作社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確定了短期產業以發展烤煙、食用菌種植為重點,長期產業以發展蠶桑、油用牡丹、中藥材為目標。目前,600余畝烤煙已進入收獲期,預計總收入可達150余萬元;50余畝100萬袋的食用菌種植大棚正在緊張的建設之中;1000畝的密植桑園、1000畝油用牡丹、80畝中藥材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與此同時,爭取投資600余萬元新修石川子至王家嶺8.6公里的道路,有望在10月份竣工通車,98戶二期集中安置點也接近完成,村委會業務辦公樓建設、整治環境衛生、村容村貌等都得到了極大改善。田理農說,這些產業發展起來后,興隆村村民就能真正實現就近脫貧、永續脫貧。 在田理農帶隊堅守駐村的
時間里,他舍小家、顧大家,以村為家、以民為本,始終堅守在最基層,全心撲在扶貧工作上,一直忙碌在扶貧第一線,妻兒沒時間陪伴,父母、家庭無法顧及,出門一袋干凈整齊的日常用品,回家一包浸滿汗漬泥土的零亂衣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白天沒忙完的工作,晚上繼續加班加點,從未停歇地忙于駐村扶貧工作,奔波在興隆村的每一個角落。今年5月,正值包村扶貧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的關鍵時期,田理農年邁的父親突然病倒,他默默地忍受著心中的焦慮,沒有告訴任何人,堅守興隆村和大家一起繼續著扶貧數據清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