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精準扶貧政策實施以來,不少貧困戶成功擺脫了貧困的處境,找到了致富的門路。鎮安縣永樂街辦栗園村村民祝慶志就是其中一位,她不等不靠,艱苦創業,靠自己勤勞的雙手生產豆芽,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典型代表,鄉親們親切地叫她“豆芽姐”。
每天凌晨三點,當人們還在睡夢中時,祝慶志就將當天要賣的豆芽進行檢查、封裝、裝車,為保持豆芽新鮮、口感最好、價錢最優,五點之前要將豆芽送至縣城批發點。
祝慶志今年52歲,曾經是栗園村在冊貧困戶,原本家境還不錯的她,因19年前的一場意外事故,家中的頂梁柱倒下了,家里還有三個孩子要養活,最小的孩子還有癲癇病,常年得看病吃藥。為了養活三個孩子,她不得不自己謀劃營生,撐起這個岌岌可危的家。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包村干部進村入戶,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為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謀求發展出路,當幫扶干部了解到祝慶志家里經濟狀況后,大家一致同意將她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貧困戶并不是什么光榮的事情,我才不想爭那個事情,而我愣是沒有辦法了,干部看我這個樣子,我身體不好,娃也有病,時常要看病吃藥,將我定為貧困戶,其實我內心也不想。”祝慶志說。
在被識別為貧困戶之后,村上為她解決了生產豆芽和養豬場地,祝慶志始終認為致富是自己的事,不能全靠政府幫助,要自己擼起袖子加油干。通過她的勤勞苦干,她的豆芽質優價廉,受到購買者的歡迎。她的豆芽生意做得也越來越大,每天可批發豆芽250公斤左右。
她還在村上為她提供的場地內養了20多頭豬,出欄后也有一筆可觀的收入。面對市場上關于長豆芽加藥的種種謠言,祝慶志說,做人要有良心,咱不賺那昧心錢。
祝慶志收入穩定了,她心里有了自己的新打算,想把原來的舊房重建一下,改善一下自己的居住條件。同時因為她的豆芽供不應求,她準備把豆芽產業做大做強,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在祝慶志的帶動下,栗園村持觀望態度的部分貧困群眾已經行動起來,打算在大山深處走出一條獨特的脫貧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