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家棟 楊宇峰
烈日炎炎,酷暑難耐……
7月9日晨,開往丹鳳縣的大巴車徐徐駛出西安,西北大學醫學大數據研究中心的師生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他們遠赴秦嶺深處的丹鳳縣庾嶺鎮,在當地開展為期兩周的愛心支教活動,給山村里的孩子們帶去知識和樂趣。
不忘初心 接力支教
在西北大學醫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張瑞教授的帶領下,今年是“攜手創公益·共筑兒童夢”關愛留守兒童團隊第二年到丹鳳下鄉支教。團隊由22名志愿者組成,其中有3名指導教師、7名碩士研究生和12名本科生。為了能讓孩子們擴大知識視野,增強學習動力,發現培養興趣,度過一個快樂充實、別樣的暑假,除了趣味數學和專業英語課以外,他們還精心準備了國學文化、戶外體育、團體輔導、美術手工、科學生活等近10門課程。
支教活動得到了庾嶺鎮中心小學的大力協助,當地家長也積極響應,共招募一至六年級小學生94人。按照低年級(一二年級)、中年級(三四年級)和高年級(五六年級)分成三個班,每班配備一名班主任,根據每個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設置不同類別的課程和講授內容,達到了學生喜歡學、老師愿意教,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
為了上好每一節課,師生們精心設計課件,每天備課到深夜一兩點。在趣味數學課上,志愿者通過經典例題教給孩子們如何簡化問題、解決問題,以此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行為示范開展安全教育課,教給孩子基本的自救、自衛和自我保護知識,提高安全意識;通過學生自主選課,開展足球、籃球、健美操等戶外體育課,讓孩子們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學習,增強體質。團體輔導是此次支教活動的亮點,通過分年級開展“自我意識”“認知能力”“親密關系”等三個主題模塊的課程,學生們強化了自我認識,提升了學習動力,大大開發了內在潛能。
在豐富的課程學習和課余活動后,孩子們的精神世界悄然得以濡染和充實。六年級學生陳文杰在作文中寫到:“我最喜歡的是美術與手工課,我們從大哥哥大姐姐們那里學到了很多知識與技能。我們度過了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
支教隊隊員郭建華說:“轉眼間,支教一周的生活已經過去了,雖然辛苦,但更有快樂。看到孩子們在艱苦條件下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就想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他們快樂,我們也就快樂了。”
走訪調研 助力脫貧
扶貧先扶智。7月16日,支教團全體成員帶著精心設計的關于家庭教育等內容的調研提綱,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兵分兩路上山進村,在庾嶺鎮街道和太白、燈塔等5個村莊,與學生家長近距離、一對一的實地家訪和交流。隊員們不顧崎嶇山路,冒雨走訪了30余戶人家。
走訪的農戶多數年輕勞動力在外打工賺錢,只留下老人在家務農、管孩子,孩子的父母回家少,經濟條件允許的都轉學到了縣城或大城市。多數家長們期望孩子能夠學得一技之長或繼續上學,改變家庭面貌,但部分家庭的監護人由于文化程度低、農活繁忙、外出務工、隔輩親等原因,對孩子的學業抓得不緊,親子溝通交流很少。
支教隊員還走訪了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在深入交流和實地走訪中,大家深切感受到政府脫貧攻堅,尤其是教育扶貧的決心和政策扶持的力度都很大,相信對改善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將產生積極影響。
隊員們在支教間隙來到中共鄂豫皖省委第十八次常委會議舊址(楊家藥鋪),參觀了紅二十五軍革命歷史展覽室。在庾家河戰斗紀念亭和烈士墓地,師生們共同緬懷了為革命流血犧牲的先輩們,大家備受鼓舞,表示要永遠銘記紅色歷史,勇于擔當社會責任。
心系庾嶺 奉獻愛心
在丹鳳縣教體局、庾嶺鎮中心小學的大力支持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下,經過支教團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西北大學醫學大數據研究中心將攜手庾嶺鎮中心小學共同建設“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暨志愿服務基地”。該中心還將為該校捐贈圖書300余冊,并將愛心義賣T恤所籌集的7840元善款全部捐給學校,用于組織優秀小學生代表參加走進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參觀陜西省歷史博物館等暑期夏令營活動。
在接下來的一周里,團隊還將繼續開展豐富多彩的支教活動。支教隊隊長、西北大學數學學院研二學生楊宇峰說:“功成不必在我。我們的初心是盡己所能,助人為樂。對大家而言,這次支教是終生難忘的回憶,也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承載著愛和希望的地方,西北大學師生們正在孩子們溫潤的心田,播種著一個又一個綺麗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