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洪亮 任偉文)7月18日至19日,副市長柳憲軍深入商南縣海鑫公司、富水鎮黑漆河村食用菌基地、香源食用菌農民合作社、王家樓狝猴桃園、油坊嶺茶葉基地,洛南縣永豐鎮中良核桃合作社、景村鎮八一村,調研產業脫貧和村集體經濟培育情況。
在商南召開的產業脫貧工作座談會上,柳憲軍聽取了龍頭企業、合作社代表以及村、鎮、縣級部門負責人發言。他指出,經過貧困數據清洗,理清了脫貧路徑,怎樣落實幫扶措施,是擺在當前的頭等任務。各地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充分認識到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是脫貧攻堅的堅中之堅、難中之難、重中之重。要處理好產業發展與脫貧的關系,把脫貧作為產業發展的機遇,堅持產業發展與深化改革同步推進,抓好產業助脫貧,抓好改革促產業。要堅持市場前提、效益導向、長短結合的原則,科學規劃布局脫貧產業,建好產業基地,實施規模化、標準化生產。要突出帶動作用,培育一批實力強、能擔當的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業園區、產業大戶,破解產業發展難點。要產業鏈推進,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補齊加工短板,深化營銷流通,加快建設專業化農產品交易市場,加大特色農產品營銷推介力度,加強農產品品牌創建,提高農產品市場知名度。要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堅持扶“志”與扶“智”結合,增強群眾脫貧“內生動力”。要學習外地先進經驗,加快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開展政府注資折股試點,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培育路徑,發展壯大村域經濟,實現全體村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