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是夏的心臟,是夏天綠色的小傘,熾熱的夏因了這無數的小傘而閑適恬淡。每到夏日,清澈的河面上,清冽的水塘里,隨處可見翠蓋重重的新荷,像唐代李群玉《新荷》所言:“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一派碧綠的景象。這些碧綠的荷葉,如同小城秋令時節陰雨連綿的學校門口,放學后,一下子布滿的雨傘。微風吹過,曼妙舞動,綠波蕩漾,泛起一片清麗的碧波。此刻,和著一支古曲,走進荷的世界,夏的燥熱便消去了許多。
清晨的荷是晶瑩的。晨曦剛從深夜的沉睡中醒來,那絲絲曙光就被柔和的輕風托著,灑向滿塘的荷。走出去,看荷流動的樣子,心是醉的。荷葉經雨水洗過,油得發光,綠得發亮。陽光柔和地散射在綠葉間、花枝上,微風徐來,晶瑩的水珠頑皮地跳躍在荷葉上,嬉戲在花朵間,與飄落的花瓣竊竊私語后又紛紛滑進水塘里,和塘中的小浮萍歡快地玩耍起來。荷葉一大一小,葉面一高一低,有些重疊,又有些起伏。在輕風的作用下,那搖曳的身姿,總讓人想起少女翩翩的裙裾。不經意地,一只只小蓮苞從水面鉆了出來,遠看,像一把把火炬,近觀,似畫家手里的彩筆,細細尖尖,含情脈脈,吸吮著陽光和露水,一夜之間,尖尖的角、青青的蓮,便與滿池的綠荷一起翩翩起舞了。此情此景,不由讓人想起“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的詩句來。荷色、荷姿、荷香、荷韻,盡情開放在詩人的筆端,流淌在詩意的情趣中。
傍晚的荷是空靈的。夕陽西下,天邊彩霞一片,散步在池塘邊,徘徊于綠蔭下,池邊柳樹上的幾聲蟬鳴和一對對游人的低聲細語,給晚霞中的塘園平添了幾許悠閑祥和;輕輕的腳步聲偶爾將岸邊小憩的青蛙驚動,撲通通跳入池塘中,荷葉下平靜的池水便擴散出層層漣漪;不遠處的石桌旁,兩位老人對弈正酣,楚漢之爭,不亦樂乎,讓夏日的燥熱在這綠荷的輕擺之下,變得格外的涼爽愜意。真可謂“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和一番別有的感悟。
風中的荷是靈動的。風兒撫過荷葉,葉徑蕩起層層漣漪。滿目一浪一浪、一層疊過一層的綠波中,流動的是鑲嵌其間的素雅無暇的白荷,一枝枝、一朵朵婀娜多姿地搖曳在碧水藍天之間,或舒臂展顏,怒放在綠波里;或打著朵兒,忽隱忽現;或似出浴的少女,羞澀地半遮顏面……駐足荷塘,淡淡的清香隨風而來,濕潤中夾雜著絲絲甘醇,似來自幽谷,似出自深林。看著荷在風中搖曳,不得不佩服起清代畫家石濤的妙筆來:“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這是何等美妙的意境啊。此刻,人荷相望,似乎在進行著無聲的交流,心胸頓覺清爽潤朗起來。雨中的荷是澄明的。雨絲細密,輕柔,吻在面頰上、落在臂腕上,脆生生、涼爽爽的。一片片圓圓的荷葉,撐起或草綠或嫩黃的傘蓋,微雨落上去,如蠶食桑葉,若石擊深潭……
每一柄荷葉都像一把神奇的樂器,彈奏悠遠清脆而讓人沉醉的音響。滴翠的荷葉,遇雨生光,像打了蠟一般,明光閃亮,向陽處澈明,背陰處微暗,密密匝匝地遮住了整個荷塘。一滴滴雨絲剛棲落荷葉尖,瞬間又收縮為小水珠,潺潺滑向葉子中央,不一會兒,又凝成晶瑩的大水珠,滾動著,磨蹭著,嘻鬧著。荷花在夏雨的滋潤下,光亮亮、鮮嫩嫩的,有的牙雕般晶瑩,有的白玉般剔透,有的瑪瑙般緋紅。雨中的神態更是各異,如成群的仙女在洗浴,或抿嘴羞澀,或笑臉半藏,或聚首細語……恰如一幅幅巧奪天工的水粉畫,又好似一首首意境朦朧的抒情詩。瞧著看著,我仿佛也成了一株荷,在大自然里重塑自己。
荷,就這樣以美好的姿態站在夏天,站成一片幽香靜謐的風景,透出一種骨子里的美。她的美,美在葉有清香,美在花有異馥,美在艷而不妖。她的氣息,她的優雅,她的超脫,她的品性,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種潔雅向上的力量和一種無與倫比的快樂。(程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