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小紅 張建峰
秦嶺者,中國地脈之干龍也,華夏萬山之圣王也;大秦嶺,國家魂魄之根基也,民族精神之圣地也。巍巍秦嶺最美是商洛,商洛何有?螢石礦藏聞名遐邇。
“十一五”期間,陜西延長石油集團響應陜西省政府“陜南突破”戰略部署和商洛市“工業興市”發展要求,全面整合商洛市螢石礦資源,統一規劃,綜合利用,立足氟化工基礎產業,走氟化工精細化發展道路,進軍高科技氟化工黃金產業領域:含氟精細化學品。經過約十年的艱辛努力,陜西延長石油商洛氟化工項目坐落商洛市唯一省級循環工業經濟園區: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區,初步形成集采礦、選礦、化工、研發為“四位一體”的綜合性氟化工循環產業項目,正在為商洛氟化工產業開創新紀元。
領導深切關懷指導 助力商洛氟化工項目揚帆起航
陜西延長石油商洛氟化工項目,由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司屬礦業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氟硅化工有限公司(簡稱氟硅化工公司)承建經營。作為國有企業,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發揚“埋頭苦干,開拓創新”的延長石油精神,歷時四年完成項目立項、建設和投產運營,被列為陜西省“陜南突破”發展支持項目、省“13115”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和商洛市重點建設項目,被授予商洛市重大項目建設先進單位,商州區年度優秀企業和商丹管委會項目建設先進單位。
氟硅化工公司在商洛市生根枝繁葉茂,得益于省、市、區和商丹管委會各級領導的深切關懷和支持,得益于商洛市決策咨詢委及相應政府職能部門給予的專業指導,切實解決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助力企業揚帆起航。在各級政府的主導下,2008年8月陜西延長石油集團與商洛市政府簽署《共同建設商洛氟硅化工產業園區合作協議》,2009年5月項目開工建設,2012年10月項目建成投料試生產,2015年5月裝置工藝流程全部打通,截至2017年5月公司無水氟化氫單品銷售實現盈利。
整合優勢螢石資源 開啟商洛氟化工新征程
螢石資源作為“可用盡且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已列為國家戰略資源保護范圍,堪稱螢石為“第二稀土”。商洛市作為陜西省螢石資源儲備重點區域,既有保護區域螢石資源,又有發揮資源優勢發展區域經濟的愿望,與陜西延長石油集團發展戰略愿景相得益彰。
陜西延長石油商洛氟化工項目一期總投資15.74億元,建成氟化工生產線五條,螢石浮選生產線兩條以及收購螢石礦山13座。基礎產品螢石精粉、無水氟化氫、氟化鋁和冰晶石等,年產能18.1萬噸,可實現年收入10億元、解決就業1000人以上、上繳各類稅費8000萬元。
歷時多年來的頑強拼搏,氟硅化工公司生產裝置工藝流程全部打通,完成項目竣工驗收,取得了安全設施、環保設施、消防設施、水土保持、職業衛生以及工業品生產許可證等各類手續,公司生產經營步入更加規范化的運營階段。尤其是2017年,公司迎來了歷史性里程碑意義的發展機遇期。
隨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深入以及自2011年6月起限制新建氟化氫裝置的產業政策影響,基礎氟化工產能過剩局面逐漸扭轉,相應產品市場價格開始回暖。同時在國家安全環保督查力度持續加壓的形勢下,氟化工行業中生產規模小、安全環保手續不齊全的企業面臨停車整頓,甚至被淘汰,推動了氟化工產品價格上升的趨勢。目前氟化工產品市場需求強勁。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以能源化工實體產業為主體、以科技產業化和產融結合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發展戰略,進一步堅定了集團公司發展氟化工產業的信心,走氟化工精細化學品,持續延伸產業鏈的發展思路,加快推進氟化工科技產業化進程。
機遇掌握在有準備的人手中,氟硅化工公司順勢而上,埋頭苦干、開拓創新,凝心聚力抓落實,安全平穩保生產,降本提質增效益,創新升級謀發展。具體工作中,公司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充分發揮全面預算管理、6S管理、標準化管理、對標管理、精細化管理以及績效管理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全面提升廣大干部職工奉獻企業的工作熱情和干勁,將全部心力投入到發展氟化工事業的中心任務上來,實現工藝優化更加顯著、設備維保更加規范、安全環保更加有力,產品質量更加穩定,生產裝置安全長周期平穩運行,企業經營效益逐漸體現,為商洛市和延長石油集團追趕超越作出積極貢獻。2017年計劃生產無水氟化氫1.6萬噸、氟化鋁1.0萬噸,實現收入2億元。
堅守安全環保紅線底線 發展低碳循環經濟
秦嶺是中國的地理標識,是我國南北氣候分界線和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丹江是商洛的母親河,“一江清水送京津”,生態經濟是商洛發展唯一選擇。
氟硅化工公司矗立丹江北岸之時,已充分考慮到安全環保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肩負責任重大,不僅要經濟效益,更要生態效益,安全環保就是緊箍咒,務必達到零排放,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依照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區總體規劃要求,重點強化三方面保障。
一是強化產業鏈循環布局,環環相扣內外經濟雙循環。首先公司選購陜西鋅業有限公司副產硫酸作為無水氟化氫生產原料,解決了陜西鋅業有限公司處置硫酸的環保壓力,公司副產石膏渣銷售商洛堯柏龍橋水泥有限公司,解決了公司副產品處置的環保壓力,同時保障了商洛堯柏龍橋水泥有限公司原料供給。未來公司生產的電子級氫氟酸可就近供給商洛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其次是公司生產螢石礦、螢石精粉,無水氟化氫、氟化鋁、冰晶石,每一級是上一級的產品,資源利用吃干榨凈,全部綜合循環利用。
二是強化“三同時”履行,標準更高、要求更嚴。從項目可行性研究,到項目建設以及裝置投料生產,始終堅持安全設施和環保設施等同設計、同施工、同投運。
三是強化安全環保制度管控和資金投入。公司鐵面無私抓安環、萬無一失保生產,所有工作與安全環保沖突,必須讓路、改道,始終堅持“安全環保工作永遠在路上”,建立運行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HSE管理體系、ISO質量管理體系、6S管理體系等系列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以完善的制度保障,嚴格的制度執行,以隱患就是事故的高度,強化隱患排查整治,從人、機、料、法、環等各個方面落實安全責任,保障安全生產。
同時注重安全環保資金投入。目前公司安全環保投資1億元左右,建成污水處理站、稀酸處理站、鍋爐煙氣脫硫除塵、生產裝置廢氣除塵凈化、事故水池等安全環保設施。安裝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和環境在線檢測系統,加裝了氟化氫氣體應急泄放系統、應急吸收系統以及真空泵應急吸收裝置,有效防止氣體通過設備管線泄漏,保障裝置安全運行,堅決杜絕安全環保事件發生。
科學技術創新驅動 助推商洛氟化工產業升級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投資商洛氟化工項目產業布局伊始,確立了分兩期實施氟化工項目投資,一期項目投資就是當前實施的基礎化工產品,企業未來發展關鍵在二期氟化工產業鏈延伸,開發氟化工精細化學品,實現效益升值,激活商洛氟化工“黃金產業”潛力。公司始終堅持以科學技術創新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原動力,以科技創新為主導,按照“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的原則,致力于“重改、強研、突引”相融合,規劃企業發展。
“重改”就是重視生產技術革新和改造。公司堅持技改創新就是企業持續發展活力源泉的理念,綜合研判裝置生產現狀,組織攻關小組開展專題技術攻關,破解制約裝置生產運行的瓶頸和難題。通過多年持續不斷的技術改進,各生產裝置到達生產工藝指標考核,無水氟化氫裝置實現了雙套100%穩定運行,并隨著一系列的技術改進,裝置生產單耗持續降低、工藝參數指標持續優化,產品生產成本持續降低,經濟效益持續增效的能力大大提高,為產業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近年來,氟硅化工公司僅生產技改投資超過3000萬元。
“強研”就是強化探索氟材料高新技術開發新機制。商洛氟化工是商洛市引進的高科技產業項目,氟硅化工公司按照陜西延長石油集團科技創新指導意見,借鑒“一院一所”模式,開展技術中心組建,孵化創新平臺,探索構建創新機制,加快推進新產品產業化進程。2014年10月氟硅化工公司與商洛市材料科學工程院聯合組建了氟材料研發中心,致力于商洛氟材料高新技術研發,先進技術信息發布、成果轉化推廣。
目前投資約1億元建成的兩套中試裝置,被列為集團公司氟化工新產品研發、技術服務、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培育氟化工研發人員累計35人,承擔5個集團級科研項目,先后建成有機、無機兩個氟化物研究平臺,獲得國家專利13項,其中發明專利達10項;授權專利7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5項,將對擴大企業技術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發揮重要作用。2013年氟硅化工公司被授予集團公司科技先進團隊、先進集體稱號,2014年獲得陜西省級工業轉型省級示范基地專項資金300萬元。
“突引”就是突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進科研技術人才和團隊,引進“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益”的國際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市場最前沿的高科技氟產品,并積極尋求技術成熟、投資小、見效快、效益穩定的“短、平、快”含氟精細化學品項目。
氟硅化工公司歷經幾年科技攻關積累,與大連化物所、204所、陜西省石化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簽訂了相應技術合作協議,并將繼續深化交流與合作,派遣科技人員參與合作項目研究,推動新技術開發和新產品產業化實施。尤其是2017年151項目將完成5000噸/年工藝包開發,力爭2018年啟動項目產業化裝置建設,128項目將完成模試試驗結題驗收,力爭2018年實施項目中試裝置建設。當前公司正在與國內科研院所展開合作,抓緊新型含氟制冷劑、發泡劑、醫藥中間體等高附加值新產品的開發,這標志著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商洛氟化工項目走向一片新高地,正式展開商洛氟化工二期項目投資。
夯實黨建創先爭優 護航企業健康成長
商洛氟硅化工產業園區從孕育、誕生到建設成長,始終得到了商洛市委、市政府和延長石油集團公司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鼎力支持,項目建設在礦業公司的具體指導下穩步推進。
公司黨委堅持以創建學習型企業為主線,以創先爭優為抓手,以“凝心聚力抓落實,安全平穩保生產;降本提質增效益,創新升級謀發展”生產總體思路,提高運營效益,為氟硅化工公司的全面發展提供堅實的思想保證、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2017年,公司黨委將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繼續推行黨務公開和廠務公開,以提高人的素質為根本,充分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點燃企業發展引擎,為園區后續穩定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