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學華
最近,全市上下深入開展扶貧數(shù)據(jù)清洗工作。由于扶貧工作涉及千家萬戶,不可避免地在工作中出現(xiàn)了部分群眾為難干部或漫罵干部的行為。基層干部上有壓力,下有埋怨,受了委屈。對此,我們應認真思考,耐心解釋,平和對待。
這些委屈是不是由于我們政策宣傳不到位引起的。宣傳思想工作是做好農(nóng)村各項工作的基礎。當前,我們個別地方在脫貧攻堅精準識別時,就是發(fā)個告知單,張貼個通告,也不管有人看不看,效果好不好。很多在外務工人員中仍存在宣傳盲角,在家群眾對紙上政策的領會也是一知半解。我們應進一步采取大嗽叭、群眾會、微信等形式,加強政策的宣講,讓群眾吃透政策,這樣才能少走彎路,讓群眾理解支持我們的工作。
人們對所有事物的認知都有一個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就拿我們各級干部來說,這幾年也走了不少彎路,對扶貧工作的認識也并非一步到位。要允許群眾有這么個過渡。從4月份清洗、剔除、納入,很多鎮(zhèn)、村多多少少都經(jīng)歷了群眾上訪及個別反映情況的現(xiàn)象。群眾文化素質(zhì)有差異,這種過程中產(chǎn)生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過去,我們工作中的的確確存在一些問題。有的村組干部優(yōu)親厚友、閉門造車,也有駐村包扶干部工作漂浮、流于形式等現(xiàn)象。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導致了一些群眾對干部信任度的缺失,這就需要經(jīng)過這次嚴格程序、規(guī)范操做、公開公示,重新取得群眾理解、支持、信任。
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受點小委屈,動輒牢騷滿腹,使性子撂挑子,這與黨員干部的身份相符嗎?我們受的這點委屈與革命先輩們的流血犧牲相比,又能算點什么?
當然,對于那些真正無理取鬧,要挾毆打干部的極個別人,我們還是應該予以嚴肅處理,依法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