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 李治軍)“有些貧困戶懶,只想靠政策、要實惠,這個要、那個也要。我經過兩年的努力,收入已經超過了貧困對象的標準,自愿退出。”這是5月12日記者在商南縣過風樓鎮白玉溝村村級活動場所公示欄里看到,西嶺組村民陳開華的退出貧困戶申請書。今年64歲的陳開華家里有4口人,主要靠打工、養蜂、種植業增收,去年他家的人均收入已越過貧困線。東溝組的朱正芳、陳明富,東嶺組的李本田,西嶺組的李強也寫了自愿退出申請書。
白玉溝村有7個村民小組、3個移民小區,共259戶,居住相對集中,2016年核定貧困戶40戶100人。隨著相關扶貧政策的落實和脫貧產業的發展,許多貧困戶直接受益,因病致貧的病好后,家庭狀況頓時好轉;發展產業的,收入當年穩定增加;也有的認為,一味靠政府包扶,解決不了增收根本問題,脫貧的關鍵還得靠自身的勤勞。加之,今年春季以來,白玉溝村積極開展移風易俗,制定了村規民約,組建了紅白理事會等“四會”群眾組織,加強對群眾的思想教育,抵制陳規陋習和歪風邪氣,著力樹新風正氣,越來越多的村民認識到當貧困戶并不是“榮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