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 馮永發 通訊員 石沖)今年來,丹鳳縣武關鎮段灣村大膽嘗試,將全村黨員進行重組,把黨小組建在各條產業鏈上,將黨員能人聚在產業上,搭建了一張由黨員組成的產業化基層組織網格,帶動群眾在在產業鏈上增收。
段灣村圍繞產業組建黨小組,將54名黨員分散到畜牧業、食用菌、林果業、勞務業四大主導產業鏈和一個公共服務平臺,組建了5個黨小組。對38名從事烏雞養殖、林果經濟、香菇培育、外出勞務、公共管理服務的黨員開展“設崗承諾、評星定級、標兵評選”活動,每季度采取“一崗一評”的方式,以黨小組為單位,組織黨員、群眾對示范崗工作情況進行民主評議,并對存在的問題限期對照整改,黨支部定期檢查,進行標兵評選,充分“黨員示范崗”在產業發展、村域綜合治理等工作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各黨小組組長圍繞能人選,將各領域政治品質好、群眾基礎牢、發展產業能力強的黨員選任為黨小組組長。黨小組活動圍繞產業搞,結合各自領域定期開展黨員活動,學習黨的基本政策和法律法規,由各領域的“土專家”現身說法或者邀請行業“尖兵”進行實用技能培訓,將政治學習融入技能培訓。并讓每名黨員結對幫扶幫帶1至3個農戶,在實用技術、市場信息、項目選擇、資金利用等方面給予一對一幫扶。
據該村支部書記田培清介紹,實行“產業鏈+黨小組”模式后,該村黨組織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組織力量得到了初步釋放。該村今年公共服務黨小組協調資金,啟動了村級環境綜合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畜牧業黨小組成立了良質原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和興林農林牧專業合作社,采取“黨小組+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發展烏骨雞散養1萬只,帶動貧困戶60戶。林果業黨小組以核桃科管為基礎,發展100畝林下經濟,帶動貧困戶10戶。食用菌黨小組發展袋料香菇36戶,45萬袋,優質核桃建園300畝。外出勞務黨小組依托“溫州捕撈、南京拉面、西安建筑、青島家政”四大勞務品牌勞務輸出860人。黨小組激活了基層組織“神經末梢”,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一個全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