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姚松)市林業局認真貫徹省市脫貧攻堅和生態脫貧相關會議精神及省委的“十項鐵規”,再添措施,主動作為,全力推進全市生態脫貧和包扶村脫貧攻堅工作。
高度重視,堅定信心。市林業局先后召開黨組專題民主生活會、黨組擴大會、全市生態脫貧整改落實推進會和包扶村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等會議,深入貫徹落實中省市關于脫貧攻堅和省廳、全市一季度“追趕超越”工作點評會議精神,進一步動員全體干部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增強自覺意識,提高政治站位、準確把握形勢,吃透政策方針、直面存在問題,立行立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直面問題,深刻反思。堅持把生態脫貧整改落實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剛性任務、硬性指標和頭等大事,集中領導、集中精力、集中人力、集中財力、集中物力,拿出80%以上的精力,攻堅克難,抓好問題整改,嚴格按照“十條鐵規”和“五個時間節點”,集中精力推進生態扶貧。市林業局建立了局領導牽頭包抓縣區生態扶貧工作制度,市林業局專門抽調干部,組成聯合工作組,對生態脫貧開展大排查,大檢查,對存在問題下發整改通知書,責成限期整改,做到不完成任務不收兵,整改不到位不撤離。
夯實責任、強化監督。充分發揮生態脫貧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突出生態公益崗位就業、林業重點工程、生態效益補償、林業產業等脫貧重點工作。將林業重點工程計劃任務向貧困縣區和貧困戶“雙傾斜”;大力發展林產業,建設特色產業園區,增加貧困戶收入;加強實用技術技能培訓,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按照主官必須主責、主官必須解剖“麻雀”的要求,市林業局落實了縣級領導包抓縣區生態脫貧的責任機制,同時要求各級林業部門一把手要帶頭直面問題,主動認領,親力親為抓整改,下大力氣自查自糾。要把自己擺進去,率先垂范作出榜樣。市林業局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前往洛南縣石門鎮張灣村對貧困戶數據大清洗工作進行暗訪,先后走訪群眾90余戶,對存在問題及時反饋交辦,有力確保了貧困戶認定數據精準。
敢于擔當,確保實效。堅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優勢,走產業脫貧路徑,使縣區有特色、鎮村有主業、農戶有增收項目。精選市域優勢產業。將核桃、板栗、中藥材作為全市主要林業特色產業,實施全產業鏈開發,打通生產、加工、營銷環節,加速規模化基地建設、綜合管理提效和市場主體培育。精選縣區特色產業。依托林業重點工程項目扶持,重點建設了商南、山陽、鎮安茶葉,商南、鎮安牡丹,商州、柞水紅豆杉,丹鳳山茱萸,洛南、柞水花卉苗木等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地方特色產業。林下經濟蓬勃發展,全市發展林下種植91.11萬畝,林下養殖200萬頭(只),森林景觀利用林地面積26.2萬畝,林業專業合作社272個,入社成員3.4萬戶,林下經濟產值達到11.7億元。森林生態旅游已成為林業發展的新亮點、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精準實策,持續發力。狠下“繡花”功夫,以“三項機制”為抓手,選優配強駐村工作隊,進一步充實了駐村工作力量,把扶貧包村作為鍛煉干部成長的重要平臺,評優樹模優先向駐村工作隊傾斜;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幫扶計劃,突出狠抓產業脫貧,近期結合核桃科管,購買化肥12.5噸,發放到全村480余戶群眾;組織動員全村10個組的群眾對2016年以來種植的林下經濟中藥材(丹參、桔梗等400余畝)進行了施肥、除草、防蟲等科管,為貧困戶購回中藥材連翹種子500斤,落實示范育苗,在組織完成全村2000余畝核桃園標準化管理的基礎上,組織村組干部和部分群眾代表赴山陽縣考察學習核桃高接改造經驗,利用4天時間,集中對該村三組100余畝株不結果的實生大樹實施高接換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