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平 劉軍民 張芳玲 李文倩)4月下旬以來,洛南縣景村鎮韓灣村按照脫貧攻堅工作的相關政策和要求,在縣委組織部駐村工作隊的直接參與下,結合本村實際,按照“七步走”的方法步驟,確保當前以貧困對象識別和數據清洗為核心的脫貧攻堅工作嚴準細實,確保做到公正精準、群眾滿意。
韓灣村轄11個村民小組、510戶、1890人。2014年,縣委組織部結對幫扶該村后,立足村情實際,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爭項目,籌資金,經過幾年努力,村域基礎設施大幅改善,村容村貌顯著改觀,增收產業迅速發展。駐村工作隊與村上5名干部捆在一起,組成4個工作小組,嚴格按照貧困戶核實新“九條紅線”、精準識別“十不脫”及精準退出“十不進”和“兩不愁三保障”等有關貧困戶識別和剔除的具體標準與條件,認真開展扶貧對象的識別確認。一是宣傳告知,采取各種形式,廣泛宣傳貧困戶識別標準。二是摸底調查,全面摸清農戶家庭人口、勞動力、耕地及產業狀況和務工收入等相關信息。三是入戶核實,在農戶自愿申請及貧困戶自愿退出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入戶核實,重點核查新申請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情況,并填寫相關表冊。四是群眾評議,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召開群眾會,對擬確認的貧困戶進行評議,無異議的予以初步確認。五是進行公示,對經村民小組評議確認的貧困戶在本村民小組內予以張帖公示。六是評議大會,按照參會范圍要求,組織召開評議大會,對擬新進入戶、返貧戶、剔除戶等五類對象進行逐戶評議。七是村級公示,對評議形成的初定貧困戶名單,在村政務公開欄和各村民小組人口聚集區公示7天,無異議后報鎮政府審核。
為了切實增加貧困戶收入,駐村工作隊在鞏固該村原核桃、板栗、中藥材、養殖及勞務等產業的基礎上,先后多方籌資30多萬元,購回中華小蜜蜂160多箱、繁育種兔200多只,并成立了養蜂、養兔和核桃3個專業合作社,其中養蜂、養兔兩個新發展產業已成為貧困戶增收脫貧的支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