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洛市運輸公司有這樣一位職工,工作中,他愛崗敬業,在無償獻血這項社會公益性事業中,他樂于奉獻,13年堅持無償獻血48次,獻血量累計達2.3萬毫升。他曾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銀、銅獎,多次獲得全市無償獻血奉獻獎。這個愛心人士就是商洛市運輸公司職工張永發。
張永發1974年出生在商州區金陵寺鎮一個小山村。1991年入伍當兵,1998年招聘為市運輸公司一名職工。后由于公司體制改革,張永發和一部分職工下崗了。2012年,張永發再一次回到了運輸公司。張永發人生的第一次獻血就是在下崗后,雖然過去了12年,但張永發依舊記憶猶新。那是2005年6月份的一個下雨天,和朋友一起出去時,他被朋友雨傘上的“無償獻血,無尚光榮”八個大字吸引住了,從朋友那里得知這是他參加獻血時血站發給的紀念品。朋友告訴他獻血是幫助他人的善事,國家也提倡無償獻血。平時在電視上經??吹将I血救人的感人場面,沒想到身邊還有那么多自愿捐獻血液的人,張永發感觸很深。三年的部隊生活,養成了他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也使他成為了一個敢于擔當富有愛心的人。第二天張永發就去市區獻血房車捐獻了人生中的首次血液。第一次獻完血后,未感到任何不適,血站的工作人員告訴他血液檢測合格后就可以發往臨床挽救生命,想到自己的舉手之勞還能挽救別人的生命,瞬間一種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自此以后,他便按時捐獻血液,成為了一名固定的無償獻血者,這一堅持就是13年。
在失業那段時間里,張永發在江蘇打工三年,但是無償獻血路他一直用愛心堅持著,每次回老家商洛過節探親或者辦事時,只要到了獻血時間他都會去捐獻血液。2006年為了照顧家人,他回家在商州商城做起了生意。2008年在一次捐獻全血的過程中,遇到多年來堅持捐獻血液的志愿者巴軍啟,巴軍啟鼓勵他捐獻機采血小板。獻完血后巴軍啟帶他到血站機采室,工作人員向他介紹了有關血小板的一些知識,也告訴他血小板對于患者的重要性。2008年8月8日,張永發第一次捐獻了血小板。那時自己做生意很忙,但每次只要接到血站的電話,他就知道一定是患者急需用血,很多次因為要去血站獻血,他都把自己的店門臨時關了。周圍的很多商家都不理解,經常有人對他說:“你傻呀,放著錢不賺,獻血又不能掙錢,你這樣做值嗎?”這時候,他總是笑著說:“獻血可以救人當然值了,咱一個普通人,做不了什么大事,獻血是舉手之勞,幫助了別人心里快樂”。他不但自己經常獻血,也把獻血救人當作自己的義務。2009年的一天,醫院一患者急需用A型血小板,血站工作人員聯系了好多獻血者都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及時趕到,張永發在QQ群看到消息后,他一遍遍打著親朋好友的電話,終于在打到第十個電話時,一位朋友的血液正是患者急需的A型,他當時非常激動,立刻和血站取得聯系,一起到距離市區三十多里的朋友家接他到血站捐獻了血小板。忙完獻血的事,他才想起了妻子有事叮囑他接正在讀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回家,當他趕到學校時早已放學,女兒一個人在門房寫字等他,看到女兒很內疚自責。當他回家把事情的原委告訴妻兒時,她們沒有責怪他,女兒還向他伸出了大拇指。由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張永發更堅定了無償獻血的信念。張永發性格開朗,愛說愛笑,在平時,他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獻血宣傳員,他經常以自己的獻血經歷向周圍的親朋好友宣傳獻血的好處。在他的感染下,他的妻子以及周圍的許多朋友都參加了無償獻血,許多人還成為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的隊員。
大海的寬廣,在于凝聚了大大小小的川流;生命的海洋,在于匯集了深深淺淺的緣分。愛心,因為奉獻而實現;心靈,因為付出而美麗。如果每個人都像張永發一樣把這份愛當作平淡生活中平淡的事,我們將會有更多的人把那一瞬間的奉獻凝聚成一個個生命的希望,一個個家庭大團圓。(王桂林 楊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