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王維智 曹勇)柞水縣圍繞調結構、提產能、促增收,加大科技項目的包裝、引進、實施力度,助推貧困戶脫貧致富。
該縣加強對中央引導地方科技創新專項課題的支持和督導,促進地道中藥材產業開發研究工作站、中藥飲片產業化、中藥最細粉研發、智慧鄉村大數據挖掘分析與應用、美麗鄉村終南山智能化民宿開發示范、特色旅游產品永生花開發等項目順利落地。加強專項資金項目管理,明確了縣財政局、扶貧局、科技局和相關工業園區的監管責任,通過跟蹤問效、暗訪抽查、定期匯報等方式,確保資金運行安全和使用效益。
截至目前,通過1000萬科技專項資金帶動6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4億元,簽約脫貧群眾1037戶2049人;征集和篩選了內容涵蓋低品位菱鐵礦選礦技術,尾礦綜合回收深度研發,秦嶺山地土特產研發及產業化,特色畜禽保種與繁育技術,中藥材示范基地建設,高山冷水魚高產繁育技術,食用菌替代化栽培及雜交育種基因重組技術等領域科技創新項目,共組織申報省級科技計劃項目24個、市級科技計劃項目4個;同時,注重發揮“互聯網+”、高山養殖、新藥研發等技術在創新創業中的支撐作用,推進電子商務、特色養殖、中藥材種植等產業發展。建成2000多平方米的電子商務中心,培育電商企業45家,成立農村淘寶服務站30個、京東服務站10個。建成豬苓、天麻、五味子等中藥材種植基地18個,發展鴯鹋、林麝、大鯢等特色養殖15家,橡子涼粉、豆腐干等農特產品深加工企業8個,帶動貧困人口就業1000多人,戶均增收3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