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陳維智)“自從縣里給我們開通《聚焦追趕超越》欄目以來,每天只需翻開手機就可以了解縣內外的新聞,更令人高興的是還開設了微課,能夠及時學習到黨的扶貧信息和政策。”近日,鎮安縣茅坪回族鎮五福村一組貧困戶阮英坤高興地告訴筆者。
今年以來,鎮安縣委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契機,以“五個五”黨建為主抓手,打破因循守舊、藏頭露尾的“鴕鳥心態”,建立“正面清單”“負面清單”“整改清單”三張清單,實施以“追趕超越、五大攻堅戰、三項機制”為主要內容的黨建頂層設計,科學設置黨章黨規“基礎課”、及時跟進習總書記系列講話“必修課”、黨建業務“專業課”和中省市重大決策部署“研修課”四大課程。從縣委宣傳部、黨校、教育、扶貧、涉農等縣直部門抽調專家、學者和講師,組成了巡回宣講團和“科技服務隊”到全縣15個鎮辦講黨課,實行統一定制微課營養菜譜、統一制作營養套餐,分解設置政策解讀、法制宣傳、民俗文化、致富技能、科普百科等十類“微課程”。依托縣黨群服務中心,探索“互聯網+黨建”智慧型新模式,推廣流動黨員“網上黨支部”。以鎮辦為單元,開設支部“微課堂”,邀請致富能人、“土專家”在“微課堂”上現身說法,講創業故事、談創業體會,話遠景規劃,增強了產業脫貧致富的信心。堅持集約化經營、龍頭化引領、園區化承載、聚集化發展的理念,根據中藥材、蠶桑、食用菌、魔芋、茶葉等五大區域特色主導產業和烤煙、油用牡丹、紅豆杉、蘭花、蔬菜、白山羊、黑豬、土雞、養蜂等脫貧產業的不同發展周期,合理配置長、中、短期項目,構建產業增收梯隊,切實把黨建資源轉化為脫貧資源、把黨建成果轉化為脫貧成果,助推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全縣共設立產業發展基金4415萬元,開展各類技術培訓15場次,受訓人數達700余人次;新建茶葉初制加工廠6個,建設標準茶園示范片3萬畝;扶持魔芋加工企業2家,在11個基地鎮45個重點村發展魔芋基地4.6萬畝;啟動2個鎮食用菌產業園,建設標準化大棚63個,為拔掉窮根開出了“藥方”,釋放出了通力扶貧的疊加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