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展專業合作社的同時,他又想方設法招商引資,為產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吸引來陜西省花卉種植企業卉豐公司落戶中坪社區,建立“五十畝大棚花卉非洲菊種植基地”帶動貧困戶20戶;在省財政廳、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組建了社區集體產業合作社“百畝黃花菜種植示范基地”,以內外因相結合推動產業發展。
他不辭勞苦地在村民和幾家“合作社”之間奔波洽談,帶領社區干部不分晝夜、不論節假日,走村入戶動員開會,協調土地、資源、項目等各方面糾紛、矛盾,還確立了“組級黨群議事日”,充分發揮群眾黨員的主體作用,成功促成9個“合作社”順利落戶中坪社區,確保村民和貧困戶在家門口就能務工掙錢,群眾脫貧致富曙光微露。
路通了燈亮了村民的日子更好了
“紙房溝的通村路打通了,麻子溝的自來水池建好了,椒坪的村民院子硬化了,中坪的太陽能路燈安裝了,我們的日子也亮堂了,這一切多虧了屈書記啊。”中坪社區紙房溝的一位村民感慨道。
2016年6月,屈侃弟迎來了他扶貧工作中轉折的一站——擔任曹坪鎮黨委副書記,“書記”是高了一層,肩上的責任卻也更重了。通過一年多的駐村工作,他認識到發展產業雖然能夠短時間內增加農民收入,但基礎設施建設卻是提高農村生活質量的根本保障。本著這個思路,他決心發動駐村工作隊和鎮、村(社區)干部對全鎮基礎設施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并根據排查結果制定切實可行的建設計劃。通過多方努力,他爭資立項,打通并硬化了紙房溝4.6公里的通村公路、硬化了村民院落3.1萬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維修改造了麻子溝自來水蓄水池、打造中坪社區特色美麗鄉村等。使得曹坪鎮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村民生產生活環境顯著改善。
扶貧攻堅村民的愿望從藍圖變成現實
駐村以來,他始終把老百姓的衣食冷暖放在心里。貧困戶農產品銷售難,他東奔西跑,想盡辦法幫助推銷;貧困戶缺衣少食,他掏出自己的錢,囑咐添置;問題群眾總為雞毛蒜皮的小事上訪,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教導。節假日,他組織社區老黨員、老干部、發展能人及社區“兩委”成員組成“志愿者服務隊”,分組進行政策宣傳、幫扶解困、環衛整治、關愛留守兒童等方面服務。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在扶貧攻堅的道路上,屈侃弟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一句句暖心的話語流進百姓心田,一件件實事辦在村民心坎上。從基礎設施到產業發展,再到精神文明,屈侃弟不管上班與下班,不分白晝與黑夜,不論群眾與干部,他都盡自己最大的熱情和努力去做好每一項工作。
回想剛到曹坪時的忐忑、艱辛和這一路走來經過的艱難險阻,屈侃弟坦言:“有過辛酸、有過感動,也有過放棄的念頭,但看看這里貧窮落后的面貌,想想當地百姓樸實期待的眼神,又有了堅持的信念。”他與貧困戶建立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親戚”關系;投資70多萬元的社區院落硬化已經竣工;種植馬鈴薯的貧困戶戶均增收1200余元;貧困戶的土雞通過“愛心雞”的形式,正在源源不斷地送進省城……貧困戶的愿望一步步從藍圖變成現實,對于未來的幸福生活也是充滿希望。
如今,這方土地正在逐步褪去昔日的貧困,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屈侃弟同駐村工作隊、鎮村干部一起,用真心、真情和真實的工作激情,群策群力,用實際行動譜寫駐村扶貧的華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