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雷丹萌 任志宏)近日,山陽縣法官鎮兩岔口村民笙茶葉加工廠正在炮制茶葉,貧困戶吳發芳說:“村上成立茶葉加工廠后,組織我們貧困戶在家門口務工,既能照顧到家里,也能打工賺點錢,更保證了我們自家種茶葉的銷路。”自從去年該村大力發展茶葉產業,不僅讓貧困戶有了很好的收入,也解決了多年來村集體經濟“一窮二白”的尷尬局面。
兩岔口村2016年建檔立卡貧困戶203戶620人。在縣農業局和鎮政府的幫助下,村支部找準路子、大膽探索、勇于實踐,憑借得天獨厚的茶葉資源優勢,由村支部牽頭,縣農業局和法官鎮政府共同幫助下建成了茶葉加工廠。茶葉加工廠作為兩岔口村集體資產,由村委會經營管理,收益歸兩岔口村集體所有,徹底解決了貧困戶制茶難、銷售難的問題。茶廠通過公開招租,村兩委會、群眾代表開會評選,確定由山陽縣福澤茶葉專業合作社承包,由合作社支付給村集體每年5萬元承包費,并根據茶廠上年效益,逐步提升茶廠承包費用,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零突破。
目前,兩岔口村茶葉加工廠以均價80元一斤鮮茶葉的價格,共計收購貧困戶鮮茶葉1000斤,雇傭貧困戶勞動力20余人,在茶廠務工。預計今年兩岔口村貧困戶以分紅、務工和銷售茶葉等途徑,戶均可獲得直接經濟收入5000元,不但有效地解決了1500畝茶葉加工銷售難的問題,保證了群眾發展茶葉的后顧之憂,也杜絕了個別貧困戶靠社會救濟度日的依賴心理,有效地鞏固了脫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