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孫傳卿通訊員李春江段培垚)商南縣金絲峽鎮太吉河社區以勞務輸出、食用菌栽培、旅游三產項目為立足點,以養羊、養鹿、茶葉種植等產業為后續發展的支撐點,精準施策,科學幫扶,實現了當年見效、后期發力、持續增收。截至2016年12月底,該社區136戶貧困戶家庭經濟總收入已增長至202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5611元,社區居民人均純收入達8860元,實現全部脫貧越線目標。其中69戶通過評估驗收宣布脫貧摘帽,邁入小康行列。
據調查統計,太吉河社區一般貧困戶家庭收入的91%來自產業,9%來自惠民政策帶動;低保戶家庭收入的80%來自社會保障金,20%來自產業;社保兜底戶家庭收入的98%來自社會保障金,2%來自其他收入。自脫貧攻堅工作全面開展以來,承擔太吉河社區幫扶任務的商南縣民政局按照“因戶施策、精準扶貧”的要求,制定以社會保障兜底、異地搬遷、生態補償、醫療救助為輔,產業發展為主的幫扶策略,最終確定87戶貧困戶通過勞務輸出、食用菌栽培、農家樂提升、畜牧養殖等模式實現產業增收。縣民政局指導社區成立勞務、養殖、種植、農家樂4個產業發展工作組,實行“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培育主導產業,使其成為貧困戶穩定增收的主要來源。
為了推動食用菌、養殖產業發展,太吉河社區堅持“科管示范引領,產業大戶帶動,貧困戶自愿入社”的產業發展新路子,吸收11戶21人從事食用菌種植,生產規模超過9萬袋,年收入25萬元以上,帶動11戶貧困家庭戶均增收2.2萬元。投資21萬元建成羊舍290平方米,吸納20戶貧困戶入股養羊200余只。投資11萬元建成鹿場一個,吸收30戶貧困戶入股和務工。同時,擴建茶園500畝,吸收20戶貧困戶入股,帶動60人脫貧。依托金絲峽5A級景區旅游資源,扶持農家樂22戶。社區還實行“勞務協會引領,能人大戶帶動,信息平臺對接”模式,通過技能培訓、長短結合、遠近兼顧,拓寬了貧困戶的就業渠道,共吸收90人參加勞務協會,已有78人通過創業就業實現增收。截至目前,社區共有55戶貧困戶76人通過務工創收90.1萬元。
另外,太吉河社區還積極借助項目建設帶動貧困戶增收。有12戶貧困戶在太吉古街、金絲峽旅游專線臨街房屋改造項目中獲得財產性收益300多萬元,戶均25萬元,不僅極大的改善了居住條件,美化了生活環境,而且實現了房屋增值促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