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朱恢軍通訊員朱恢鵬)3月23日,走進柞水縣瓦房口鎮老莊村三組,在種植大戶王國政的承包地中,筆者看到核桃樹下整齊地長著油用牡丹和油菜。
據了解,核桃一般栽種五年后才能進入盛果期,為了綜合利用土地,種植戶選擇套種油用牡丹和油菜,一畝能額外收入800元左右。
2015年王國政在老莊村三組承包了800畝山地,全部種植良種核桃。2015年10月份投資80萬元,從商州區沙河子鎮引進油用牡丹苗,在核桃樹下套種了500畝;2016年10月份投資2萬元,從楊凌引進油菜苗,與油用牡丹幼苗期套種。
王國政是國政種植養殖農民合作社的法人,國政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6月,由6戶社員共同出資組建,注冊資金240萬元。合作社主要經營經濟作物、中藥材種植和畜禽、水產養殖及銷售。油用牡丹基地租用群眾土地320畝,連片種植油用牡丹,又與群眾合作聯營提供苗子種植油用牡丹180畝,共種植500畝,現已發展會員50余戶,輻射帶動貧困戶53戶182人,實現產值95萬元,利潤29萬元。
為了加快農民增收致富,老莊村提出發展花樣農業的工作思路并大膽實踐,在大力發展核桃樹的同時,又開始油用牡丹、油菜花的規模種植,通過推廣“核桃+油用牡丹+油菜”的立體化種植模式,使群眾實現林果產品和林下經濟作物的雙效增收。“我們家四分之三的地都種上了核桃,核桃樹下種油用牡丹和油菜,與種植傳統農作物相比,“核桃+油用牡丹+油菜”的種植方法要比種植傳統農作物每畝地多收入幾千元。”王國政說。
據介紹,對于外地客來說,金光閃閃的油菜花、潔白似雪的牡丹花,既新奇又美麗,但對老莊村的農民們來說,這些花兒帶來的“花樣農業”已托起他們的“致富夢”。以種植油用牡丹為例,進入盛產期后,每畝地僅牡丹籽一項就可收入5000元左右。而同樣的山坡地種油用牡丹,和村民們以往種植玉米、小麥相比,收入可翻好幾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