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腳步一天一天的臨近,商洛火車站也迎來了一波客流高峰。今年59歲的牛玉寶是火車站客運員的領班,此刻他正在安檢口向一位旅客解釋列車上禁止攜帶的物品。對明年即將退休的他來說,今年是他在這個秦嶺山區小站的最后一次春運了。
1982年,牛玉寶插隊返城后,成為華山站的一名鐵路員工。2003年,他被調來了商洛站做調車員,這一干就是11年。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牛玉寶都要把一節節的火車車廂連接在一起,為火車做出發前的準備工作。三年前,站里為了照顧牛師傅,就讓他當起了工作相對輕松的客運員。
說是輕松,但工作量卻并不小。牛師傅帶領手底下6名員工,上班期間負責整個火車站的運營。從售票到檢票,從安檢到出站,接車、旅客丟失物品等等事無巨細,每個環節都必須要有人堅守。而牛師傅的工作就是巡視全部的環節通暢,發現問題,并妥善處理。
由于牛師傅的工作是上四天休四天,不分節假日的輪流上班,在他的記憶里,在商洛站這么多年,只有兩次是在家過了完整的春節,其余的都因為工作被打斷了。在車站過年,牛師傅覺得就是吃一頓餃子、一桌豐盛的飯菜。由于牛師傅全家人都是鐵路系統的員工,一家人常年聚少離多,一年到頭大家都很難湊齊在一起吃頓飯。對此牛師傅也是顯得無奈,“全家都是干這份工作,大家也都互相能理解,誰也不會埋怨誰。”即便是休息了,牛師傅返回西安的家中,還要幫已經退休的老伴帶外孫。
牛玉寶日復一日的奔波在鐵道上,為鐵路付出了大半輩子,對于最后一次的春運,牛師傅說一定要做到讓旅客安全、平安、溫馨出行,站好最后一班崗。(記者 謝非 肖云)
1982年,牛玉寶插隊返城后,成為華山站的一名鐵路員工。2003年,他被調來了商洛站做調車員,這一干就是11年。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牛玉寶都要把一節節的火車車廂連接在一起,為火車做出發前的準備工作。三年前,站里為了照顧牛師傅,就讓他當起了工作相對輕松的客運員。
說是輕松,但工作量卻并不小。牛師傅帶領手底下6名員工,上班期間負責整個火車站的運營。從售票到檢票,從安檢到出站,接車、旅客丟失物品等等事無巨細,每個環節都必須要有人堅守。而牛師傅的工作就是巡視全部的環節通暢,發現問題,并妥善處理。
由于牛師傅的工作是上四天休四天,不分節假日的輪流上班,在他的記憶里,在商洛站這么多年,只有兩次是在家過了完整的春節,其余的都因為工作被打斷了。在車站過年,牛師傅覺得就是吃一頓餃子、一桌豐盛的飯菜。由于牛師傅全家人都是鐵路系統的員工,一家人常年聚少離多,一年到頭大家都很難湊齊在一起吃頓飯。對此牛師傅也是顯得無奈,“全家都是干這份工作,大家也都互相能理解,誰也不會埋怨誰。”即便是休息了,牛師傅返回西安的家中,還要幫已經退休的老伴帶外孫。
牛玉寶日復一日的奔波在鐵道上,為鐵路付出了大半輩子,對于最后一次的春運,牛師傅說一定要做到讓旅客安全、平安、溫馨出行,站好最后一班崗。(記者 謝非 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