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不夠長。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核桃產業深層開發利用不夠,特別是產品精深加工相對滯后。據初步統計,全市現有核桃加工企業8家,年加工能力8000到1萬噸左右,消化了全市不到30%的核桃年產量,而大多企業僅僅局限于初級食品的的加工。提質增效助發展
針對產業發展中的短板,去年9月份,我市專門召開核桃產業發展大會,專門研究問題,尋求解決方法。由市而下,準確把脈,及時開出良方,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政,促進核桃產業提質增效,助推核桃產業的發展。
市上規定,從今年1月開始,實行領導包抓制。市、縣區、鎮辦黨委書記、副書記,政府市長、縣區長、鎮長主任,分管市長、縣長、鎮長主任等“三書三長”包抓領導228人,落實包抓示范點214個、面積16.7萬畝。其中市級領導包抓示范點面積不低于1000畝,縣區領導包抓示范點面積不少于800畝,鎮辦領導包抓范點面積不少于300畝。市核桃產業領導小組對“三書三長”包抓的214個示范點,提出明確的考核標準要求,建立檔案,在媒體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市上制定鼓勵扶持政策,鼓勵專業大戶、龍頭企業,采取承包、租賃、托管、入股、企業領辦等形式,推進核桃林園流轉,由分散經營向規模集約經營轉變。今年以來,全市共流轉林園60多萬畝,占全市核桃面積的30%以上。從7月開始,計劃利用3個月時間,以鎮辦為單位組建工作隊逐村逐組開展核桃園流轉,力爭使80%以上的核桃林園能夠通過流轉實現規?;s化發展,從根本上解決核桃沒人管、不會管、不愿管的問題。
全面推行標準化管理。把普及標準化管理技術作為提高核桃管理水平、促進產業提質增效的重點,對低產低效園和品種混雜園實施品種改良、品質提純。同時,以核桃專業村和規?;貫橹攸c,及時采取樹干涂白等措施,病蟲防控措施全面規范到位,確保全園好果率達到90%以上。鼓勵組建科管專業服務隊,開展有償服務,推動一園、一村、一域統一科管,切實解決大面積核桃基地粗放經營的問題。積極推廣簡便易行、成本低廉的核桃病蟲害防控技術,不斷提高群防群治能力,通過3—5年努力,使全市核桃主要病蟲危害率控制在5%以內。建立和完善市縣區核桃產業協會,積極發展鎮村核桃專業合作社,認定一批示范合作社和專業大戶。在核桃專業合作社,建設一批以機械脫皮、清洗、烘干為主的初制加工服務場(點),力爭形成一批加工產值或銷售額上億元的龍頭企業。商州、洛南、丹鳳、山陽等主產縣區采取政府注資、合股經營的方式,組建核桃產業發展公司,引導產業專業化經營。大力推廣“企業+基地+協會+農戶”經營模式,鼓勵多種形式的聯合和合作,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均沾、合作共贏經營機制。積極爭取中省倉儲調運中心和交易平臺,加強供需信息服務,完善物流網絡,提高市級倉儲保鮮配送能力和鮮食核桃市場常年供應能力,加快電子商務建設,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
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一項項貼心的服務,為全市核桃產業提質增效奠定基礎,解決了產業發展中的一大難題,使核桃產業戶在豐收的喜悅中更增添了發展的信心。相信,在全市上下的齊心協力下,在全級領導的重視和積極推動下,在各級林業部門的保駕護航中,商洛的核桃產業將進一步走上規?;?、規范化、產業化的道路,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