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謝非王倩)入夏以來,受到本地菜大量上市的影響,今年春季時的菜價堪比肉價的現象已經難尋蹤跡。市場上各種菜品供應量充足,市民上街買菜有了更多的選擇性。
7月21日早,記者在市區東關菜市場走訪發現,前來買菜的人熙熙攘攘,各種新鮮蔬菜的價格也是難見上季度的“嚇人”價,西紅柿,豆角、蓮花白等價格下降到0.8元/斤,而洋蔥、西葫蘆、茄子等直接進入“五毛時代”,甚至有的商販論個吆喝叫賣。家住江南小區的王女士說:“雖然春季那會菜價高,但家里有學生,也是該買就買。現在看著這些1元左右的蔬菜,心里還是輕松了許多。”
今年開春后的一段時間,受寒潮影響,菜價一直居高不下,比如當時豆角的價格高達每公斤20元左右,讓人直呼“吃不起”。隨著天氣漸熱,本地的許多大棚菜和農民自家種植的蔬菜上市,補充了市民的菜籃子,讓現在的菜價確實親民了不少。據蔬菜商販介紹,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綠葉蔬菜的價格,之前高達5元一斤的青菜,現在價格已經跌了一半了。但業內人士提醒,今年汛期防洪形勢嚴峻,菜價有可能出現上下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