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由朝 肖軍平
傳說,女媧補天時的五彩石滴落于秦嶺山坳,部分落入藍田,謂之藍田玉;部分落入商州,謂之商州玉。藍田、商州兩地玉礦可謂同源同脈,同質同品。
藍田玉已有4000余年的開采歷史,使得藍田玉盛名遠揚,身價大增。目前,藍田縣有玉器作坊500余家,玉器店1000余家,從業人員3萬余人,藍田玉已成為藍田縣的支柱產業。
商州玉是陜西省地質十三隊1997年在商州三岔河至金陵寺發現的,兩處共有玉石儲量1000萬立方米。
商州玉因質地堅硬,色彩斑斕,光澤溫潤,紋理細密,還有一玉多色等特點,成為玉雕工藝美術制作的理想原材料。業內專業人士普遍認為,“能登大雅之堂,可進百姓之家”。經相關實驗,商州玉富含對人體有益的鈣、鉀、納、錳、銅等多種微量元素,經常佩戴有舒筋活血,養顏美容等功效。同時,俗稱“菜玉”的商州玉,一直是專家普遍認為的良好玉雕和制作工藝美術品的原料,由于產量高,玉塊度大,且價格低廉。
商州玉雖與藍田玉屬同一礦脈,儲量巨大,但因受秦嶺阻隔,交通不便,地質勘測論證較晚等原因,長期沉睡大山,遲遲未得到開發利用,且知名度較低。目前,雖有一些民營企業涉足,但基本是小打小鬧,分散經營,缺乏玉雕加工技術和名牌效應;更談不上規模化、集約化運作。長期以來,商州玉每年為河南鎮坪、陜西藍田、江蘇、福建等國內玉石玉雕市場廉價提供原礦石萬余立方米,這是對優質商州玉資源的極大浪費。
所以,如何加大商州玉開發力度,讓商州玉走出商洛,美譽全國是當前的當務之急。
如何盡快讓商洛玉走出商洛?投資1000多萬元,占地6畝,成立于2014年9月的商洛商玉美洛石奇石業有限公司(簡稱商玉美),引進了國內外先進的生產設備,擔起了集商州玉開發、研究、玉雕工藝品技術培訓、創藝背景墻、山水盆景、景觀石材加工及商玉美旅游產品開發為一體的大型玉雕石業的重任。他們依托商洛原有的金絲大峽谷、牛背梁、天竺山、商于古道等旅游資源,秉承著“質量為本、信譽為重、客戶至上、追求卓越”的企業宗旨,提供著卓越的商玉美旅游產品和服務。
面對藏在深山中的商州玉,為使巨大的玉資源變成巨大的經濟效益,希望政府可在項目立項、用地、補貼以及研發、推廣商州玉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進入商州玉深加工領域;在培育龍頭企業上下功夫,以其帶動和引導更多的有識之士參與商州玉的加工,共同傾力打造商州玉品牌,讓商州玉走出向全國玉雕市場,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把開發商州玉作為落實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和扶持項目中,選派協會、合作社或龍頭企業中有一定基礎的能人,外出學習玉器雕刻工藝,舉辦不同層次的玉雕技術培訓班,特別注重吸納尚未脫貧的返鄉創業者和農民工參加技能培訓,使之成為玉雕專業能手,形成一批精通玉雕工藝的技師團隊,從而帶動更多的富余勞動力和貧困戶通過加工商州玉,得到更多的就業機會和致富門路;也可以協會或聯盟的形式,將商州玉加工和經營實體整合起來,打造統一的品牌名稱,加大商州玉的品牌宣傳,讓商州玉真正走出商洛,走向全國;可由政府出面,責成相關部門、鎮、村就礦區開采,制定計劃和步驟,理性、有序地進行原礦開采,防止無序開采造成稀缺資源的浪費和破壞,讓商州玉石資源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