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科文衛體改革,加快發展民生事業。全面完成市、縣區兩級文化單位體制改革,改制單位37個,涉改人員1029人,新組建文化企業30家,組建的新型傳媒公司、演藝公司和社區文化服務公司運轉正常。積極推進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改革校點布局不合理以及“大班額”等突出問題。建成計生網上辦公系統,落實了分級診療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三項制度。實施“體育惠民”工程,完成了全市180個村級農體工程和60個社區、39個移民搬遷點的器材配送,方便了農民群眾健身。
——專項改革順利推進,不斷釋放改革紅利。我市創新實施以黨建“五大板塊”、機關“五條措施”、鎮辦“五項制度”、村級“五項舉措”、黨委(黨組)“五個主體責任”為主要內容的“五個五”黨建,創出了商洛黨建特色。探索建立“三推三考”選人用人機制,突出“兩個基層”,樹立了正確的用人向導。改革現行的紀律監察體制,對市紀委派駐機構進行撤并、調整、整合,派駐機構由41個減少到15個,派駐機構、職能、編制在原基礎上均有大幅下降,進一步轉變履職方式,聚焦主業主責,黨風廉政建設得到了有效加強。改革完善人大常委會領導包案、政府領導領辦重點建議制度,實行了建議人、承辦單位、承辦內容、承辦結果、代表滿意率“五公開”。改革完善人民政協月度協商座談會辦法,增加協商密度,全面建立鎮辦政協聯絡組,強化政協基層工作。改革建立人民陪審員“倍增計劃”,人民陪審員數量由225名增加到390名。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選任市級人民監督員25名,提高了檢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司法公信力。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加快有條件的農民進城落戶,提高了城鎮化率。按時全面完成公務用車改革任務,全市各級各部門涉改取消和保留的車輛已全部劃轉、調撥到位,車輛處置拍賣如期進行,司勤人員得到了妥善分流安置。
2016年是“深改三年”。按照市委三屆九次全會部署,今年改革的首要任務是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加快生產環節的新陳代謝,下決心處置一批“僵尸企業”,千方百計解決去庫存問題,上下同心克難攻堅,堅持打好“三去一降一補”五個殲滅戰。同時,妥善處理保持社會穩定與全面深化改革的關系,推出有針對性的財稅、金融、價格、社保等改革措施,及時統籌解決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努力實現全市經濟社會追趕超越發展、不斷開創美麗幸福商洛建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