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鵬里 通訊員 阮榮均
在“深改元年”奠定的良好基礎之上,去年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呈現加快推進之勢。到2015年底,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先后召開了13次會議,研究重大改革事項72項。“深改二年”,全市安排改革任務107項,已完成103項,占任務的96.2%。改革部署出臺的數量之多、頻率之高、力度之大,均前所未有。
全面深化改革藍圖,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這些改革,既有議論多年、改革阻力較大、多年都啃不動的硬骨頭,也有涉及多部門、跨不同領域,牽一發動全身的“牛鼻子”;既有直面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旨在立行立改的具體舉措,也有著眼長遠發展,旨在標本兼治的制度建設。
市委書記、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胡潤澤主持召開歷次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戰略部署,審議重要改革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路徑方法,從戰略和戰役層面對改革實施作出具體部署,以提高改革質量為著力點抓好改革落實。市委將改革領域與常委分工有機結合,成立了10個由市委常委擔任組長的專項小組。各專項領導小組承擔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部署的相關工作任務。市委改革辦負責對各專項小組工作的統籌、協調、督促、檢查和推動。各專項小組設立辦公室,負責與市委改革辦日常工作聯系,為改革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2015年,市上先后出臺了《商洛市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任務工作規范》《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5年工作要點及著力推進的重點改革任務》《市委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重要改革舉措實施規劃(2014-2020年)》等重要文件,建立了2015年《商洛市全面深化改革任務臺賬》,明確協調、牽頭、參加單位,逐項明確工作措施、時間節點、目標要求。同時,我市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納入市直部門和縣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體系,根據承擔改革任務實際情況推行差異化考核,實施分類分層考核考評,加強日常督促檢查和具體改革事項跟蹤問效。有關方面始終將調查研究貫穿到深化改革的全過程,改革方案出臺之前,進行認真調研,掌握改革方案的科學合理程度。改革方案實施中期,組織力量開展調研評估,防止部門利益化。改革實施之后,及時總結經驗、加快成果應用。去年全市共開展了23次全面專題調研,形成了35份調研報告,為全市全面深化改革探索了路子,積累了經驗。
——深化政府機構改革,提高機關運行效率。市、縣、鎮三級政府機構改革和鎮村綜合改革工作全面完成任務。削減市級部門2個、縣級部門6至8個,126個鎮辦撤并為98個,1718個村撤并為1112個,撤并率分別達到22.2%和35.3。我市鎮村綜合改革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充分肯定,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全省各地推廣“商洛鎮村綜合改革經驗”。
——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有序實施簡政放權。全市承接落實了中、省公布下放的276項行政審批事項,先后兩批次清理取消市級行政審批事項177項,精簡率達到48.2%,超額完成了省上下達的精簡三分之一的任務。改革投資審批,建立了“項目審批綠色通道”,下放了34項市級審批事項。改革商事制度,設置了“三證合一”辦理窗口,全面推進“一照一碼”,提前半年實現了改革目標。 (下轉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7縣區全面啟動實施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市土地確權順利進行。實測土地面積186.9萬畝,占應登記面積的95%。首批農村土地經營權證書在柞水縣誕生,丹鳳縣確定為省級農村集體產權交易市場試點縣。全市流轉土地18.36萬畝,較上年增長30.2%。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壯大,國家級、省級、市級示范合作社分別達到10家、39家、110家。確定市級示范家庭農場70家、市級示范專業大戶71家。認定省級龍頭企業5個、市級龍頭企業13個,全市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110個。創建省級園區2個、市級園區12個,全市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到103個。積極推進殯葬改革,加大殯葬服務設施建設投入,對全市殯儀館和臥龍山公墓整合運營,組建縣區殯葬執法隊伍,規范殯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