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途中他們又遇到了道路塌方,經過武警積極搶險,修出了便道,救護車優先通行才順利返回。病人算是安全送到了,可他卻因嚴重的高原反應和長時間的顛簸勞累,頭痛、嘔吐、咳嗽、失眠,修整了好幾天才恢復正常,他原本瘦弱的身軀變得更顯弱不禁風。那位患者出院時打來電話,滿懷感激的對他說:“是你救了我,扎西德勒!扎西德勒!”那一刻一種以前從沒有過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自他心底油然而生,或許做一名醫生在這一刻才是最快樂的。經歷了這生死相搏、驚心動魄的22小時,他不禁感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同時生命又是如此的頑強,在這生死之間,他越加感受到“生死所系、性命相托”這8個字的分量,同時也更加明白自己所肩負的責任是多么的重大。
傾情奉獻
在醫院工作的日子是艱苦而緊張的,作為援藏醫生,本可以少承擔一些工作,可是由于內科大夫少,病人多,陳國鵬總是盡可能多的給自己安排工作,始終堅持最好的工作狀態,盡可能多的為患者治病。在短短三個月的援藏支醫工作中,他傾情奉獻的同時,也深切的感受到了高原藏族同胞的冷暖真情。一位31歲的藏族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塞病人,由于病人家距醫院路途太遠,從縣上轉到他所在的科室時已經12個小時多了,失去了溶栓機會,病情十分危重。轉入拉薩治療已經來不及了,只能做保守治療。陳國鵬和科室的同事們立即討論治療方案,24小時輪流守護,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加之又缺乏藥物,雖然他們經過一周的努力,最后患者還是被無情的病魔奪去了年輕的生命。看著患者家人因失去親人悲痛欲絕的樣子,他內心充滿了悲傷與自責,這也讓他更加深刻的認識到阿里地區對優質醫療資源的渴望和期待。
一位47歲藏族的肝癌晚期患者,因為病情重又是晚期,多家醫院均不愿收住治療。來到他們科室時,患者已出現大量腹腔積液,胸腔積液,體質已經十分虛弱,呼吸困難,腹部脹痛,雙下肢水腫,十分痛苦??粗∪送纯嗟谋砬楹图覍倨诖难凵瘛j悋i立即與家屬溝通,分析病情后,將患者收住治療,經過細致檢查,討論分析,在藥物治療同時給予患者6次抽胸水及腹水治療,患者癥狀明顯減輕??吹交颊呔褶D好,家人滿面笑容的樣子,他那顆懸在空中的心終于放下了。最讓他記憶猶新的是在8月15日,一位32歲的急性廣泛前壁心梗的病人,被家人送到他所在的科室,由于病情嚴重惡化,患者生命垂危,家屬已經準備放棄??墒亲鳛橹髦吾t生的他堅持積極搶救,他會同科室其他醫生,迅速組織檢查,及時搶救治療,經治療,患者于第二天晚上病情基本穩定下來,但由于醫院條件差,患者必須轉入上級醫院介入治療,才有可能保住生命。經過與患者家屬協商后,他決定再次奔赴拉薩,親自護送患者到那里治療。去拉薩需要20多個小時,他不顧一路上道路的顛簸和危險,堅持和護士一起守護在患者的身旁,隨時觀察病情變化,及時開展治療。經過26個小時的長途顛簸,終于再次將病人安全送達拉薩??吹交颊呒覍贌釡I盈眶的雙眼和一次又一次的感謝時,他忘記了長途奔波的勞頓和高原反應造成的頭暈目眩,臉上露出了兩天來難得一見的笑容,作為一名醫生的自豪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由于醫院沒有急診科,陳國鵬他們夜間值班期間不僅要負責科內的病人,還要負責夜間急診病人,通常是忙到通宵,都沒辦法休息。沒有神經外科,腦出血70ml、100ml在內科住院的比比皆是,患者病情危重,隨時出現緊急情況,可是不管多晚,多累,只要科室有需要,領導有安排,他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科室和同事們一起積極搶救病人,從沒有拒絕過。
授之以漁
阿里地區由于條件惡劣,又遠離內地,無論是醫療技術還是醫療設施都十分落后。為了將內地先進的醫療技術盡快的傳授給科里的醫務人員,他結合自己的臨床工作經驗,理論結合實際,通過舉辦科內學術講座,臨床教學查房,疑難病例討論,規范了內科危重病人診治及搶救流程,提升了危重病人救治水平,幫助科室提高了醫療業務水平。在知識的講解和傳授過程中,他總是堅持毫不保留的講清楚,讓科室同事們真正學到位。使他們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相關技術,他希望通過他的努力能幫助科室建設一支“帶不走”的高素質內科醫療隊伍,服務于藏區患者。